送陸企蘇入都
雄談滿座盡傾聽,獨拔詞鋒近發硎。
漫請丸泥實函谷,爭看聯璧重華亭。
幾叢煙樹天邊綠,一簇云山雨后青。
此去層霄宜自奮,直教鵬翼化南溟。
雄談滿座盡傾聽,獨拔詞鋒近發硎。
漫請丸泥實函谷,爭看聯璧重華亭。
幾叢煙樹天邊綠,一簇云山雨后青。
此去層霄宜自奮,直教鵬翼化南溟。
你慷慨激昂的談論讓滿座的人都認真傾聽,你獨特的文辭鋒芒就像剛磨好的刀一樣銳利。不要只想著憑借丸泥就去守住函谷關,大家都爭著看你這如聯璧般的才華在華亭大放異彩。幾叢如煙的樹木在天邊呈現出綠色,雨后的一簇簇云山一片青翠。你此次前往京城,應當自己奮力拼搏,要讓自己像大鵬展翅一樣飛到南海。
發硎:刀新從磨刀石上磨出來,形容十分鋒利。
丸泥實函谷:典出《后漢書·隗囂傳》,比喻地勢險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聯璧:兩塊并連的美玉,比喻并美的人或事物。
華亭:地名,這里可能有特定指代。
層霄:高空,指京城。
鵬翼化南溟:出自《莊子·逍遙游》,大鵬從北海遷往南海,比喻人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友人陸企蘇前往京城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交往頻繁,友人進京可能是為了求取功名或施展才華,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鼓勵其進取。突出特點是將對友人才華的贊美與自然景色的描繪相結合,以典入詩,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送別詩鼓勵友人奮發向上的常見主題。
驀地逢今雨。喜相過、滔滔緒論,劇談何絮。鉛槧丹青曾不輟,知有長恩守護。但爾雅、蟲魚勤注。歷劫更番增浩嘆,鼓鼙聲、何處尋蛙怒。詩史在,寸心苦。離憂漫向鐙前訴。雛鳳來、清音正脆,替支門戶。賣賦金多供菽水,酬得先生嗜古。訝嘔出、心肝如許。海水天風琴韻徹,刺船來、好向知音鼓。香瓣爇,裊煙縷。
城郭都非尚此亭,西山偏向別杯青。斯文氣類關時會,去國心情雜醉醒。景武終應行賈策,侯劉差解問元經。嗟予相對淞江夜,掛眼蒹葭已再星。
料峭東風破客衣,春寒不比臘前時。絕憐墻角櫻桃樹,全似梅花雪后枝。
執手送行人,水滿荷花浦。舊恨新愁不忍論,淚壓瀟瀟雨。行計已匆匆,無計留伊住。一點相思萬里心,誰怕關山阻。
我不嘆白發,安得新少年。往者不失勢,后來豈能賢。世間亦多士,倚伏良有緣。寄語夸奪子,古人已皆然。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難持。春雨迷臺路,秋聲滯燕磯。音塵三月斷,傳說數番疑。夙昔風期在,青鐙或見之。
綠楊絲里隱紅橋。簾幕記曾挑。狂似樊川,情如白傅,斗煞小蠻腰。年來漂泊心情改,猶自夢江皋。萬點離愁,一行清淚,都上木蘭橈。
月明花滿地,君自憶山陰。誰遣因風起,紛紛亂此心。
也大奇,也大奇,住個庵兒最好嬉。兩個兒童忽相打,中間一攧少人知。卻愁騎馬滑,故作泛舟歸。
蘭夜沉沉鵠漏長。
見慣狂胡絕路塵,何須荊棘始傷神。古城風雪遮天日,爭學琵琶事貴人。寂寞何人問古城,衣冠絡繹走新京。武皇帷幄三千策,只有和親是上乘。
銅槃蠟滴無聲膩,向曉雙垂花綺麗。火撥松明灰漸多,彩旭曈曈射蘭砌。清尊旨酒陳滿堂,柏葉色翠椒花香。萊衣次第起為壽,賀歲車笑門前忙。披看此圖境清絕,兒女青紅嫌點筆。卻將數筆寫梅花,屋角橫斜破香色。花光鬢影朗照中,但覺滿幅皆春風。添豪更爾弄狡獪,兩頰酒帶屠蘇紅。人生但得左顧孺人右稚子,趺宕生涯寄文史,安問在朝還在市。屈指團欒樂事多,三百六旬從此始。
既已離家與世違,紛紛人事不須知。百年十二時光景,作佛工夫只怕遲。說禪談佛未曾修,幻化空身豈自由。常視世情如鎖鑰,云山深處莫回頭。建立元無塵已揮,兩邊終竟不曾為。莫言無物為何事,到了無為尚未知。一念忘時便道空,不知空與色常同。須知空色無分別,如此圓融始大通。
客居逢陋室,況值雨多時。白晝書難展,清宵榻屢移。苔滋行轉怯,煙暝爨應遲。天道陰晴會,冥冥不可窺。
公無渡河,河水濁。公曰渡河,匪公獨。眾惟人,公惟獨。公無渡河,公躑躅,河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