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陸潤夫任桂林通判
京國論交地,
都亭送別時。
遐方民待久,
故邑馬行遲。
晝靜蠻煙息,
春深化日熙。
循良應不忝,
萬里慰相知。
京國論交地,
都亭送別時。
遐方民待久,
故邑馬行遲。
晝靜蠻煙息,
春深化日熙。
循良應不忝,
萬里慰相知。
京城是我們結交的地方,都亭是今日送別的時刻。遠方的百姓已長久等待,你離開舊地馬兒也走得遲緩。白天寧靜,南方的瘴氣消散;春深時節,陽光溫暖明亮。你定能勝任循良之吏不辱使命,遠隔萬里也能慰藉知己之情。
京國:指京城。
都亭:都城的驛亭,古代迎送賓客的處所。
遐方:遠方,此指桂林。
蠻煙:南方山林中的瘴氣,代指偏遠地區的惡劣環境。
循良:奉公守法、政績良好的官吏。
忝(tiǎn):辱沒、有愧于。
相知:彼此知心的朋友。
此詩為作者送別友人陸潤夫赴任桂林通判時所作。陸潤夫即將前往偏遠的桂林任職,作者與他在京城相交深厚,故于都亭送別之際,寫詩表達對其治理地方的信心與牽掛。
全詩圍繞送別主題,既回顧交游情誼,又展望友人赴任后的作為,突出對陸潤夫“循良”為官的期許,是一首情感真摯、兼具實用與文學價值的贈別詩。
謝公雅志在東山,其奈蒼生債未還。寄語故人專一壑,不妨清夢落滄灣。能畫能詩已可人,迷途前畔更知津。眼看益友如君少,我亦歸心動白蘋。
翡翠空間云母屏,宮娥夜坐數流螢。月華淡淡清無暑,笑把瑤笙學鳳鳴。
龍蛇半壁走煙霞,對客揮毫有幾家。鴨綠滿缸將進酒,花光凝椀正歌茶。黃埃不染胎禽翼,紅滟將燒木槿花。描盡江山須我輩,挽回淳樸候皇華。
架壑鐵橋跡,飛空不著人。煩君驅石去,千古導迷津。
寂寂空林睡起時,竹窗燈火影離離。非關露冷披衣早,多是山高見日遲。種藥豈為衰病計,采芝曾與老僧期。朝來策杖入云去,猿鶴相逢知我誰。
歲旱災無慮,湖還績永存。他年書北史,此日儼西門。赤蹄諸公剡,黃云幾處村。橋門圜聽者,別紀笑言溫。
鼓角邊城暮,關河古塞秋。淵明方止酒,王粲亦登樓。搖蕩傷殘歲,棲遲憶故丘。乾坤尚傾仄,吾敢嘆淹留。
一勺名泉手自調,石筵香燼夜遙遙。半生寤寐虛雙鯉,萬里容輝挹片綃。學海競夸天閣秘,春心欲托帝巫招。芳樽潦倒郎官舍,江芷皋蘭雨未消。
梅在西湖上,精神別一般。喜供詩客賞,怕與俗人看。映水林文瘦,依山范叔寒。生平逢此友,更覺酒腸寬。
凝階夜似月,拂樹曉疑春。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暫蔽卷紈質,復慚施粉人。若逐微風起,誰言非玉塵。
茸茸芳草含新綠,露井夭桃錦云簇。石闌干外早鶯啼,又喚春光到華屋。綺窗花影搖玲瓏,玉人夢破春溶溶。云鬟半亸鳳釵滑,枕痕一縷消輕紅。香汗輕輕透衾濕,含情欲起嬌無力。海棠庭院鳥聲和,睡足東風一竿日。
濁酒當春候,緇塵又客衣。梨花開野店,燕子入山扉。已逐行程遠,休嫌樂事違。上林香滿樹,還待日輝輝。
一姓分南楚,三閭此大宗。君尋苗裔至,禮向逐臣恭。湯沐多香草,田廬繞碧峰。遺音哀怨在,愁殺竹枝儂。
萬國歡承錫類新,詔從丹嶠禮元臣。對揚漫道長安遠,咫尺威顏在紫宸。
細閱皇朝進士科,第三人最得賢多。不勞則餓天將任,或起而僵帝欲哦。館閣早推仁者勇,廟堂終作國之皤。也知有意東山臥,其奈蒼生望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