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曲
削竹青青作挽長,竹條雖小挽須強。峽口灘高郎斷挽,胥口灘湥儂斷腸。
三水西南舟已遲,不知郎去定回歧。聲聲山鷓行不得,日日江頭歌竹枝。
削竹青青作挽長,竹條雖小挽須強。峽口灘高郎斷挽,胥口灘湥儂斷腸。
三水西南舟已遲,不知郎去定回歧。聲聲山鷓行不得,日日江頭歌竹枝。
削下青青的竹子做成纖繩,竹條雖細但纖繩必須結實。峽口灘高浪急,情郎的纖繩斷了;胥口灘淺難行,我傷心欲絕。三水西南方向船行已遲,不知情郎此去能否順利返回。山鷓鴣聲聲啼叫‘行不得’,我每日在江邊唱著《竹枝詞》。
挽:纖繩,拉船用的繩索。
湥(tū):同“淺”,指水淺。
三水:泛指多條河流交匯之處。
山鷓:山鷓鴣,其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常用來暗示行路艱難。
竹枝:即《竹枝詞》,唐代興起的民間歌謠,多寫男女愛情或生活場景。
此詩或為古代江南地區民間歌謠,反映水運繁忙背景下船工與家屬的生活。古代行船依賴纖夫拉纖,險灘常致纖斷船滯,詩中女子因情郎行船遇灘而擔憂,體現了底層民眾對平安歸期的渴望。
詩以女子口吻,通過纖繩、險灘、山鷓等意象,生動刻畫了江邊女子對行舟情郎的牽掛與相思,語言通俗真摯,是反映民間生活與情感的優秀作品。
借問江頭人釣魚,為言靈武事何如。磨崖豈是當時意,兩字噫嘻金鏡書。
憶侍大人江北去,卻從伯父野堂回。爭知二老輕凋謝,歲晚扁舟一個來。
霜月五更殘,如何去又還。誤簪釵鳳小,落在枕屏間。
書滿精廬芷繞門,門前流水出于沅。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認本原。
諸老賡吟如許富,一翁寒瘦豈能奇。君為嚴鄭其清矣,仆豈羊何敢和之。投匭疏高聞殿陛,入圖賦妙遍蕃夷。子云自許千年后,覿面何須彼俯眉。
芝草瑤花覆玉坡,御溝流水是恩波。釣鰲憑杖經綸手,笑殺衰翁理舊蓑。
不見胡文甫,七回明月圓。家林且如此,宦海益堪憐。碧柳秦臺馬,紅蕖濟水船。往來馀百里,同醉是何年。
階上腥臊堆蜆子,口中濃血吐檳榔。
春暉欲報意無窮,大母高年母氏同。表述陳情猶李密,軒名愛日似楊雄。五紋添線空憐影,三舍揮戈謾紀功。何似北堂稱壽酒,忘憂花照彩衣紅。
孔父常棲棲,老聃伏柱史。緬惟兩圣人,委蛇亦人世。圭組豈我榮,冠纓豈我滓。道以神理超,物用玄羹美。先民有遺言,大隱隱朝市。軒轅游空同,至彼陰陽始。不離黃屋尊,玄珠得赤水。岣嶁有真宅,高館疏峰起。紫芝洵可餐,皇心隆所倚。撫翼摩云霄,潛鱗媚清泚。升沉各有分,吾方從綺里。
平生嵩恒心,今日行茲原。東風豈不好,褰衣步青天。境空忽欲動,意卻仍貪前。白日照八極,千厓偃如眠。芙蓉遠脩供,鈴鐸晝不喧。佛祖了何語,香爐自生煙。群經過名教,乃以文字傳。題詩雜好丑,訥者存歲年。不知自有此,登覽誰最先。春橋喚飲酒,一醉日可千。陰陰風在麓,炯炯天映泉。同來不同趣,隔花亦垂鞭。
黃屋朔風卷,園林殺氣平。宮殿青門隔,永懷丹鳳城。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賓,一氣為主。玄機不昧,憑坎離精粹,權衡三五。浩然成造化,銷尸魄、純陽結聚。七返真陰降,功全攝跡,歸本認元祖。煉神合道冥冥,始真空體露。實相難睹。無窮變化,顯性珠如意,恢弘光吐。獨超三界外,令清凈、騰今跨古。反換賓為主,首提究竟功德普。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不為經秋瘦倍前,愁心難理緒紛然。雖行澤畔還憂國,每步星前仰問天。戒作詩文曾誓墓,閒尋靈夢當游仙。病馀?定生涯計,一笠寒云衛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