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
千古海門石,移歸吟叟居。
竅腥蛟出后,形瘦浪沖余。
工語寧無玉,僧知忽有書。
好期仙者叱,變化向庭隅。
千古海門石,移歸吟叟居。
竅腥蛟出后,形瘦浪沖余。
工語寧無玉,僧知忽有書。
好期仙者叱,變化向庭隅。
那屹立在海門千古的石頭,如今被移到了詩人的居所。石上的洞穴散發著腥味,想必是蛟龍出沒之后留下的,它外形瘦峭,是海浪沖刷后的模樣。它仿佛能說話,難道里面沒有美玉?僧人知曉后忽然寄來了書信。真希望仙人能一聲叱令,讓它在庭院角落變化。
海門:海口,這里指石頭原來所在的海邊。
吟叟:詩人,這里指作者自己或友人。
竅:洞穴。
工語:善于說話,這里形容石頭仿佛有靈性。
仙者叱:仙人的叱令,傳說仙人有驅使萬物變化的能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居所得到一塊從海邊移來的石筍,被其獨特外形和可能蘊含的故事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石筍展開,突出其神秘奇幻。特點是想象豐富,賦予石筍靈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獨特事物的敏銳觀察和浪漫想象。
試聽輿人誦,如何是太平。有生遂其性,無象得而名。刁斗三邊靜,鋤耰萬里耕。毋庸奏奎聚,不必誦河清。堯豈容知識,文非以色聲。樵歌殊質俚,未足贊休明。治象難言說,風謠采道涂。太平于此盛,曠古以來無。腰笛童鞭犢,烹葵婦馌夫。文如未見者,堯豈可名乎。禮樂河汾策,衣冠洛社圖。□□工黼黻,筆力若為摹。
當時裨內治,懿德玉無瑕。夙夜憂宗祀,勤勞在主家。新阡成馬鬣,舊社有蓮花。萬里專城使,哀哀哭海涯。
千步廊前月,朦朧照御街。風檐鳴寶鐸,雷板耀金牌。城影平鋪地,樓陰半上階。誰家吹短調?一夜亂春懷。
庭院春日遲,風回翠鸞舞。誰倚玉闌干?搖動燕脂雨。
皈依遙望海三峰,燈燄相傳岸岸通。半偈但聆無語處,靈山消息共從容。
纏綿斷續掌紋斜。惆悵潛吞心語些。葉底西風紅透耶。一涼賒。應謝人間頃刻花。
千帆晴色下高舂,錦席華鑣夜過從。塵榻久懸徐孺子,角巾長墊郭林宗。青云是處披文豹,紫霧何年化白龍。愁絕吳楓江路遠,飛霜寒徹曙天鐘。
蒼雪馀千梃,清風幾百竿。葡萄羞晚酌,苜蓿媚春盤。理亂誰能系,升沉已厭觀。鹿門真得算,獨遺予孫安。
溪口長藤半落花,紺園開士具袈裟。林端香度禪扉凈,谷里云歸鳥道斜。冰簟臨風開白榻,玉盤貯水割甘瓜。坐來心境微涼夕,更喜山童解煮茶。
萬里江山如畫,鯨濤怒卷殘霞。烽煙棧道沒寒沙。風云無盡處,綠水繞天涯。千古興亡誰見,金戈鐵馬悲笳。唐文宋賦少風華。古今英烈句:『碧血染黃花』。
九月新霜次第開,寒云寒水共徘徊。春光如許已陳跡,秋色無多更莫催。酒薦黃花高士臥,香隨翠袖美人來。江湖冷艷便堪畫,點染何須八斗才。
園途雨濘花遙阻,倚杖流云灑北郊。縱使彩煙遍國本,豈逾清露足春梢。卷心暗蕊須時苦,綠濕紅沾任俗拋。傳道魏緋累滿眼,傍株今可結游庖。
連年兵甲興,猶幸東南稔。食足無叛民,閭里得安枕。傳聞江淮間,蝗旱今猶甚。努力事燮調,未寒心已凜。
病起扶衰上釣槎,乘流直到故人家。一秋止酒樽無綠,九日開園菊未花。海氣通潮生白霧,天風如水灑烏紗。歸來落葉多如雨,欲寄新詩日已斜。
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風雖盡浪猶驚。草經青女全無色,雁過黃河別有聲。騎馬久無浮宅夢,倚蓬忽動蕩舟情。可憐廣武山常在,寂寞誰知豎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