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翰林修撰李賓之省祭還長沙
春風動瓊島,玉河泮流澌。詰朝拜休命,得賜湖南歸。
冠蓋紛如云,樽酒相與辭。回首雙龍闕,欲行復遲遲。
白日昭文繡,青春侍彩衣。殷勤展丘壟,喬梓增光輝。
懿哉丹山鳳,瑞我明圣時。毋為戀故林,早向朝陽飛。
春風動瓊島,玉河泮流澌。詰朝拜休命,得賜湖南歸。
冠蓋紛如云,樽酒相與辭。回首雙龍闕,欲行復遲遲。
白日昭文繡,青春侍彩衣。殷勤展丘壟,喬梓增光輝。
懿哉丹山鳳,瑞我明圣時。毋為戀故林,早向朝陽飛。
春風輕拂瓊島,玉河的冰層開始融化流動。清晨接受美好的使命,獲允返回湖南家鄉。送別的官員車馬如云集,大家舉杯為你餞行。回頭望向宮殿雙闕,想要出發卻又遲疑不舍。白日里你身著華服光彩照人,青春正盛時侍奉父母承歡膝下。用心祭掃祖先墳墓,父子同歸更添榮耀。你如同丹山的鳳凰,是圣明時代的祥瑞。不要貪戀家鄉的山林,應盡早朝著朝陽高飛。
瓊島:指北京瓊華島,明代皇家苑囿所在地。
泮流澌(pàn liú sī):冰面融化,水流解凍。泮,融解;流澌,解凍的冰塊。
休命:美善的命令,此指皇帝允許省親的詔命。
冠蓋:官員的冠服與車蓋,代指送別的同僚。
雙龍闕:指皇宮前的雙闕,代指朝廷。
文繡:色彩華麗的官服。
彩衣:色彩鮮艷的衣服,此處指侍奉父母時的溫馨場景。
丘壟(qiū lǒng):墳墓,此指祖先墓地。
喬梓:喬木與梓樹,代指父子,喻李賓之與其父。
丹山鳳:傳說中丹山的鳳凰,象征賢才。
此詩為明代贈別詩,當創作于李賓之(李東陽)任翰林修撰期間。翰林修撰為文學侍從之臣,省祭還長沙指其獲準回鄉祭祖。詩中‘明圣時’‘丹山鳳’等語,反映明代中期政治相對穩定的背景,作者通過贈詩表達對同僚歸鄉的祝福及對其才德的推崇。
全詩圍繞‘省祭還長沙’的核心事件,先寫春日送別之景,再述歸鄉侍親之樂,最后以鳳凰朝陽喻其才德,既展現友人榮歸的榮耀,又暗含對其重返朝廷的期待,是明代同僚贈別詩中兼具情感與深意的佳作。
賀蘭山下挽雕弧,千里沙場戰骨枯。豈識羈縻歸典屬,更從徵調乞分符。
黃河三面孤城閉,秋草平原萬馬趨。此地由來皆郡縣,北門鎖鑰重邊隅。
列隊南膜肅漢官,袤延千里獵場寬。沙田似掌垂珍粒,塞女如花拍繡鞍。
連幕留賓鋪罽暖,熬茶供佛瀉杯寒。莫非王土皆臣列,畛域何分一體看。
千年城費五年籌,廿萬糧加卅萬留。
一疏特恩傾四海,重臣從古鎮中州。
云霄作事皆垂史,風月他時好上樓。
我趁政成初入洛,龍門百尺擬同游。
賦得將離向綺窗。桃花流水送游艭。柔腸乍結先回九,小字親鉤定取雙。
同玉案,伴銀缸。慣來一晌不驚尨。多情恐逐浮萍去,發愿拈針繡佛幢。
雨過滄浪秋水生,季孫城外故人情。
柴門碧草蟏蛸網,古巷黃蒿蟋蟀聲。
何處狂奴貪說劍,恒來嬌女亦知名。
籬邊勞爾烏尨吠,隔市斜陽亂杵鳴。
六如皆幻本非真,
明月居然有后身。
珍重遺詩與遺畫,
一時付與再來人。
思邈方書去失,休文老病來攻。
新年筋力太龍鐘。腰似鐵錨兒重。
雅拜怎生搢笏,徐行也要扶筇。
田翁邀飲不能從。難伴諸公上雍。
紅毛回棹剩孤城,一隸皇圖海宇清。
映日蜃樓開宿霧,乘風雀舫泛滄瀛。
濤翻鹿耳千層碧,波漲鯤身半夜聲。
壁壘森嚴憑鎖鑰,金湯鞏固頌安平。
有美人兮,宛在中央,仙乎水哉。似藐姑神女,淩波獨步,瀟湘極浦,洗盡塵埃。忽遇東鄰,彼姝者子,紅粉胭脂笑靨開。須知道,是兩家妝束,一種人材。
東風著意安排。蚤羯鼓催成巧樣裁。豈陳王賦就,新添女伴,太真睡起,共倚妝臺。玉骨冰肌,艷梳濃裹,妙手黃筌未見來。霜天晚,對膽瓶雙絕,點染幽齋。
亂山青接。黏住吳和越。
萬頃琉璃秋映徹。做作蘋風柳月。
煙波誰是吾徒。西風吹出鱸魚。
斜日蕩將艇子,醉教桃葉相扶。
達人寄跡遠囂塵,不是尋常學隱淪。
霽月光風俱是道,清苔白石最宜人。
仙鳧共擬凌云去,文豹誰知澤霧頻。
藏器方知盤錯用,即看出壑起陽春。
瑤池王母閬風西,夜宴群仙錦繡幃。月落參橫天向曙,醉騎丹鳳繞湖歸。
丹青學寫壽陽姿,艷杏仙花嫩柳枝。猶記醉邀何水部,淮西歌吹舊臺池。
風吹醉面出南州,
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
不須再拜苦相留。
閒客何如樂圣時,欣聞威鳳再鳴岐。
且將詩筆耕堯壤,寧記書囊集漢帷。
日錯碎金歸野菊,風欺危綠戰棠梨。
殷勤云將豐年問,無奈鴻蒙謝不知。
嚼盡紅絨羞倚柱。偷放簾鉤,遮斷云來路。卻手為琶誰顧誤。羈郎弦上同聲譜。
檢點舊衣無著處。阿姊東來,乞與黃金縷。還道薄情邀一顧。不辭比翼青鸞去。
邑西屋連云,中有水竹居。和風縱輕楫,尚憶故年初。
川光宛明媚,況乘春雨馀。臨波一以照,颯颯鬢毛疏。
江邊春色動,水面縠文生。陽和先著力,岸柳搖金晶。
草木有欣意,人心隨物情。日暮不知返,逍遙興彌清。
古木臥偃蹇,脩篁立蔥青。春風渺無跡,林鳥報先聲。
篙師任沿溯,潭紋亂虛明。佳人更吟詠,洗我塵慮清。
平生喜閑曠,夢想祗山林。曲江理煙艇,魚鳥皆知音。
晴天亂鳧鶩,相呼時一沉。油然淵中鱗,潛伏恐不深。
晚風江色佳,水碧煙冥冥。聊持一壺酒,落日相與傾。
浮榮何預人,于焉樂此生。往來信扁舟,恍若空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