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晚發
山城斂夕暉
掛屐共春歸
橋暈圓吞槳
篙聲猛入磯
迎人高樹黑
窺水遠星肥
吟得詩成畫
貧游未悔非
山城斂夕暉
掛屐共春歸
橋暈圓吞槳
篙聲猛入磯
迎人高樹黑
窺水遠星肥
吟得詩成畫
貧游未悔非
山城收起了傍晚的余暉,穿著木屐與春光一同歸去。橋影的光暈圓得像吞下船槳,竹篙擊水的聲音猛地撞向石磯。迎接行人的高樹一片昏暗,倒映水中的遠星顯得圓潤。吟成的詩句如同一幅畫卷,雖為貧游卻不后悔此程。
斂:收,收起。
夕暉:傍晚的陽光。
掛屐:穿著木屐,此處指行旅狀態。
橋暈:橋在水面的倒影光暈。
磯:水邊突出的巖石。
窺水:指星星倒映在水中。
肥:形容星星圓潤飽滿,此處為擬人化表達。
貧游:經濟困窘的游歷。
非:錯誤,此處指不值得。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晚春時節離開越城(今浙江紹興)的行旅途中。詩人以行旅為背景,通過捕捉途中瞬間的景物細節,記錄下對晚春景色的獨特感受,抒發貧游中的豁達情懷。
《越城晚發》以晚春行旅為線,細膩勾勒山城暮色中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詩畫交融,雖寫'貧游'卻無愁苦之態,反顯對生活的熱愛與樂觀,展現了詩人善于從平凡中發現美的審美能力。
驪山橫岫,渭河環秀,山河百二還如舊。狐兔悲,草木秋;秦宮隋苑徒遺臭,唐闕漢陵何處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壁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西風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謝卻蘭橈信杖藜,千峰盤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徑,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樹里,人家半在夕陽西。 登臨更上朝元閣,滿壁苔痕沒舊題。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渚蓮花脫錦衣收,風蓼青雕紅穗秋,堤柳綠減長條瘦。系行人來去愁,別離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頭。
銅雀臺空鎖暮云,金谷園荒成路塵。轉頭千載春,斷腸幾輩人。
砧聲住,蛩韻切,靜寥寥門掩清秋夜。秋心鳳闕,秋愁雁堞,秋夢蝴蝶。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
太乙宮探梅 冰花艷,水月魂,斗詩壇醉翁筆陣。自南枝漏泄了湖上春,問東風幾番花信? 江樓晚眺 楓枯葉,柳瘦絲,夕陽閑畫闌十二。望晴空瑩然如片紙,一行雁一行愁字。 秋晴 秋聲定,微雨歇,透疏欞紙窗風裂。孤燈兒似知愁恨切,照離人半明半滅。 暮春 尋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煙時候。叫春山杜鵑何太愁,直啼得綠肥紅瘦。
問六橋何處堪夸?十里晴湖,二月韶華。濃淡峰巒,高低楊柳,遠近桃花。臨水臨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杯泛流霞,板撒紅牙,紫陌游人,畫舫嬌娃。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璧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西風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絮。相見兩悠揚,蹤跡無尋處。 酒面撲春風,淚眼零秋雨。過了離別時,還解相思否?
蘋葉煙深,荷花露濕。碧蘆紅蓼秋風急。采菱渡口日將沉,飛鴻樓上人空立。 彩鳳難雙,紅綃暗泣。回紋未剪吳刀澀。夢云歸處不留蹤,厭厭一夜涼蟾入。
斜陽山下明金碧。畫樓返照融春色。睡起揭簾旌。玉人蟬鬢輕。 無言空佇立。花落東風急。燕子引愁來。眉心那得開。
夢中不記江南路。玉釵翠鬢驚春去。午醉晚來醒。暝煙花上輕。 紅綃空浥淚。錦字憑誰寄。衫薄暖香銷。相思云水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