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年家子戈編修芥舟李編修廉衣
宇宙誰同調,
風塵歲月驚。
斯文逢二子,
吾道不孤鳴。
旦夕庸人計,
千秋志士情。
問年均可畏,
頭白感商聲。
宇宙誰同調,
風塵歲月驚。
斯文逢二子,
吾道不孤鳴。
旦夕庸人計,
千秋志士情。
問年均可畏,
頭白感商聲。
在這廣闊宇宙中,誰能與我志同道合?奔波的歲月里,時光流逝令人驚心。幸遇兩位有文采的年輕人,我的理想之道不再孤單回響。平庸之輩只計較眼前得失,有志之士卻心懷千秋大業。問起年齡你們都正值壯年令人敬畏,我已白發,聽到秋聲更感蒼涼。
同調:指志趣、主張相同的人。
風塵:比喻奔波或旅途的艱辛。
斯文:指文人或有教養、有文采的人。
吾道:此處指自己堅守的理想或主張。
旦夕:指短暫的時間,代指眼前的、瑣碎的利益。
可畏:化用“后生可畏”,指年輕人有作為,值得敬畏。
商聲:五音之一,古代以商配秋,常指代秋聲,含蕭瑟之意。
此詩為作者贈予年家子(科舉同年之子)戈芥舟、李廉衣兩位編修(官職)所作。詩中既體現了對后輩才學與志向的認可,也暗含對自身歲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交游中對精神共鳴的珍視。
全詩以“同調難覓—遇子欣慰—對比志節—自嘆衰老”為脈絡,既肯定后輩才志,又抒發理想堅守與時光之嘆,情感層次豐富,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贈友之作。
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頭。我家門前水,亦向桐江流。我行為客久,十載京華留。昨來過彭澤,一汎南湖舟。瞻望故鄉水,衷情思悠悠。況此故鄉客,同宗復綢繆。去家六千里,相見薊城陬。見君令我喜,別君令我愁。君歸桐江上,為我報汀鷗。乞身在旦暮,忘機共優游。
江煙如霧水滿汀。早梅花、偏占淺清。倚翠竹、寒無力,想瀟湘、斜日暮云。幾回夢斷陽春面,問百花、猶隔幾塵。趁月夜、霜風峭,約彩鸞、同載玉笙。
垂柳綠,茅屋阿誰家。山色蒼茫飛獨鳥,小橋流水繞平沙。何處有桃花。
鐘馗醉里唱涼州,小妹門前祇點頭。巡海夜叉相見后,大家拍手上高樓。百尺竿頭弄影戲,不唯瞞你又瞞天。自笑平生歧路上,投老歸來沒一錢。
蛟冰已折草初芽,六出猶飛萬斛花。可是一天霏玉屑,頓令千樹放瑤華。曳泥軸凍青油幰,戀棧毛拳白鼻騧。為賦式微頻極目,依依楊柳滿天涯。
蝙蝠掠殿松撐門,忉利天中容彼髡。美人占易寇非婚,狒狒來食狼則吞。具此觀河皺面痕,空花直斬優曇根。我來訪古悲至元,西僧蠱惡方策存。演揲兒法旋乾坤,興于其祖亡其孫。有尸猶當磔之樠,蓮幢膜拜誰為恩。飛來峰巔佛像蹲,楊連罪亦難具論。可憐六陵風雨昏,明月不照珠襦魂。
吳皋路。依舊翠檻交藤,露臺臨樹。年年寒食東風,怨羅恨綺,消春甚處。倦吟佇。珍重勸歸啼鳥,戀人堂戶。天涯楚客能狂,對花對酒,低徊夢語。無限浮云心事,短裾羞倚,搖楊狂舞。歸燕慣瞋空簾,人意非故。涂妝暈色,憑寫傷高句。何曾見、云屏淚眼,香塵回步。鏡里千紅去。憑闌待理,黃昏斷緒。重疊愁成縷。年事晚、沈沈鐙花飄雨。夜長漏促,一箏塵絮。
芙蓉七十二,草閣倦游人。高枕生涯定,橫琴至性純。俯窗秋樹靜,倚檻晚霞新。誰共前坡路,樵夫與隔鄰。
東流嫵媚好逍遙,春樹斜橫佳致饒。十里潭光天際映,四時野色水中描。竹枝蔓衍拖青帶,霓影紛披漾采橋。萬戶燈紅居似織,灣波岸上看鶯嬌。
日落花梢,懨懨春倦何時省。紗窗又暝。黃月濛濛影。沒個商量,除是和愁等。羅衣冷。香階紅陣。燕子歸期定。
盡道當關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如今冒頓來稽顙,李牧如前不足都。千金一劍未曾磨,陡上關來感慨多。關下人稱真意氣,關頭人說白頭何。
自在朝暉映曉珂。惱人是事舌相磨。經年不到垂楊渡,解佩空懷落木坡。臨遠渚,望長河。老夫聊發楚狂歌。梁園新放花千樹,爭奈驚鴻欲去何。
繡裳畫袞地垂云,風動槐龍舞玉宸。鈴索不搖鐘漏永,驪珠滿袖寵詞臣。
盈盈蝶粉襯蜂黃,水國仙人內樣妝。同在寒梅應愧死,枯枝猶說傲冰霜。
都城雪霽春融融,月輪皎潔當晴空。喜傳恩詔出三殿,洞達天門開九重。神鰲來自滄溟里,背擁仙山翠如洗。樓臺氤氳瑞靄凝,巖巒縹緲祥煙起。銀燈匝地生光華,點點星毬籠絳紗。上林萬樹彤霞影,東風一片芙蕖花。是時仙仗臨丹陛,五云高捧鑾輿至。闕下旌旗虎衛嚴,花間劍佩千官侍。大庖列饌御筵開,教坊合樂歡相陪。鐃歌聲逐簫鼓發,綵隊舞隨干羽來。番夷稽首擬丹扆,御爐馥郁香煙紫。中官促宴酒如澠,群臣既醉天顏喜。覃恩不但遍朝堂,此夕歡娛同萬方。至仁覆育同天地,治化久矣趨虞唐。小臣幸濟升平世,傳柑幾度沾恩惠。愿效三呼比華封,共祝皇圖千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