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書齋小松二首
孤根生遠岳,移植翠枝添。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微陰連迥竹,清韻入疏簾。聳勢即空碧,時人看莫厭。
得地已經歲,清音晝夜聞。根涵舊山土,葉間近溪云。野鶴望長遠,庭花笑不群。須知搖落后,眾木始能分。
孤根生遠岳,移植翠枝添。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微陰連迥竹,清韻入疏簾。聳勢即空碧,時人看莫厭。
得地已經歲,清音晝夜聞。根涵舊山土,葉間近溪云。野鶴望長遠,庭花笑不群。須知搖落后,眾木始能分。
第一首:孤獨的小松根原本長在遙遠的山岳,移植過來增添了翠綠的枝葉。它自身秉持著耐寒的節操,任憑蜂蝶嫌棄。它的微蔭與遠處的竹子相連,清幽的韻致傳入稀疏的簾幕。它高聳的態勢直插碧空,希望人們不要看厭。第二首:小松得到適宜之地已過一年,清脆的聲音晝夜都能聽聞。它的根帶著舊山的泥土,葉子間仿佛有近溪的云朵。野鶴對它遙望,庭花也顯得不如它出眾。要知道在草木凋零之后,才能分辨出眾樹的不同。
孤根:指小松的根,突出其孤獨。遠岳:遙遠的山岳。秉:秉持。操:節操。迥竹:遠處的竹子。聳勢:高聳的態勢。得地:得到適宜生長的地方。涵:包含。搖落:草木凋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有書齋且種植著小松的環境。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追求世俗名利、缺乏高尚品格的現象,詩人通過贊美小松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
這兩首詩以小松為主題,通過描寫小松的生長環境、品質和姿態,托物言志,贊美了小松的高潔獨立。在文學史上,這種借物抒情的寫法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形式,展現了詩人的精神境界。
有菀者樹,其石惟磐。有二道士,對坐儼然。而我何為,亦參其坐。有一道士,顧而貽我。非藥非石,錯落璀瑳。或從取之,我食其一。覺而甘香,我病如失。仰睇道士,云山邈然。安得從之,終身周旋。
兵飲石言亦世情,異人無事怵孤行。由來煮鶴宜才火,孰見和梅不沸羹。天缺只多君友隙,陸沉更筑孟顏坑。共分龍體我為尾,何猶誤人邴管名。
為感臨歧囑咐音,客中從此戒愁吟。離悰已是難支遣,更戒愁吟愈不禁。
二十識君面,乍似希夷生。一見嗟何晚,嘆予無俗情。亦如賀知章,謂是謫仙人。愛君赤肝膽,對面躍性靈。藹然柳下和,追蹤孤竹清。治身凈渣滓,飲露復踏冰。別君十年來,滄江頻寄聲。愧無滿幅書,持贈長庚星。每懷夙昔意,中夜感孤鳴。愿言如嬰兒,百年以長生。愛人無已時,長寫貝多經。
雨馀三兩出柔桑,一殼乾坤有底光。擲向坭涂才縮首,幾曾真解決行藏。
立志為諍臣,萬死應不悔。含笑辭白發,結束向遼海。遼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鎖。久與狡倭持,戰氛何時解。萬里調客兵,餉絕兵饑餒。脫巾侮大將,易若捕蟲豸。未戰心先攜,兵驕將復猥。百無一堪用,可恃復安在。君行好折沖,旄節久相待。勉矣立功名,身為國溝壘。
酒可忘憂更養神,直須少飲始為真。君看阮籍劉伶輩,終為沉酣喪此身。
脩脩林景在高柯,此夕西園行佩過。隔水何人匪別鶴,空山無樹亦微波。黃梅自合錢塘雨,修竹誰傳庚墓歌。落日懷人正江上,最令平子夜愁多。
少愛養性書,今游王充鄉。檀燕青山古,夏蓋碧湖長。公車不肯就,高懷焉可忘。
蒼龍銜月得清涼,雪岳長搖午夜光。寶鴨香薰吹繡幔,銀箏曲度見文章。養成和氣陽春起,結就名山白社長。七色巧裝金玉管,一編專為寫循良。
英英豐骨透眉棱,五老峰前作老僧。已悟心中無一法,卻歸林下演三乘。風搖凍壑聞冰解,水漲平湖見月升。回憶十年論劍夜,云泥今日隔千層。
群峰合勢曲江頭,二水交流夾一州。地有九嶷清淑氣,人無五嶺郁蒸愁。
荒壘野風寒。彈洞斑斑。游人指點說辛酸。斷柱破垣猶滿目,劫火燒殘。沉痛獨憑欄。淚灑名園。毀時容易建時難。如此蒼涼如此恨,長記心間。
有妖浮海舟,魅影舞徹夜。佩環步生蓮,霧鬢華燈射。香風管弦急,婀娜斗淫冶。招手來戲褻,登臺衣半卸。流光幻軟媚,不得辨真假。遂惑衣冠客,擁渡爭上下。一曲態狂迷,閧席萬錢灑。汝亦誰家子?椰林遮茅舍。汝身父母授,發膚忍此化?天地為獨客,飄零度春夏。生為娛人具,死即拋于野。物種惟人類,罄竹罪難寫。眾中長不樂,百孽孰贖者?冷淚滴海碧,夜色芭堤雅。
愛此山中好,迢遙山路斜。梅樹我自種,蕭條開數花。好風遞微香,初日影交加。培根斸新出,扶傾著橫叉。撫視窮日夕,曛黑未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