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德和伯氏六首 其二
風塵何處托清魂,
家世梅花水月村。
舊篋已無封禪稿,
獨憐渴病似文園。
風塵何處托清魂,
家世梅花水月村。
舊篋已無封禪稿,
獨憐渴病似文園。
在動蕩的塵世中,何處能安放你高潔的魂魄?我們家族世代居住在如梅花映水、明月照溪般高潔的村落。舊箱子里已找不到你撰寫的封禪文稿,只可惜你患的消渴之癥,竟與當年的文園令司馬相如相似。
風塵:指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
清魂:高潔的魂魄,此處指德和伯氏的靈魂。
梅花水月村:以梅花、水月喻指家族居所的高潔雅致。
舊篋(qiè):舊箱子,篋,小箱子。
封禪稿:指關于帝王封禪大典的文稿。封禪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大典。
渴病:消渴癥,類似現代糖尿病,多飲多尿。
文園: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因其曾任文園令,且患有消渴病,后世以“文園”代指他。
此詩為作者哀悼兄長德和伯氏而作,具體創作時間當在兄長離世后。詩中‘風塵’或暗指當時社會動蕩,‘舊篋無稿’‘渴病似文園’則流露對兄長才學未傳、病厄早逝的痛惜,反映作者在動蕩時世中對親人離世的深切哀思。
全詩圍繞‘哭’字展開,通過追思兄長靈魂歸處、家族舊居、遺稿與病痛,以細膩筆觸傳遞哀痛。善用意象與典故,情感真摯而含蓄,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詩作,展現了作者對兄長的深切懷念與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個人悄倚銀屏立。唾花衣袖朦朧碧。
眼波才動已知心,笑向紗幮側。
隔簾聲暗認,低喚枕函親切。
睡情欲上忽三更,聽姊規凄咽。
阿咸從我十日游,
遇管城子于虎丘。
有筆可橐不可投,
簪筆致身公與侯。
莽葛元來是小舠,
刳將獨木似浮瓢。
月明海澨歌如沸,
知是番兒夜弄潮。
逸興看中圣,高談接上賢。
鶯聲嬌出谷,鶴舞媚窺筵。
饌出庖人細,歡逢知己偏。
相忘賓主意,臨別幾回旋。
大圓不息翻河車,閃爍萬頃吹銀芽。
化汁一色混瀟皛,青氣雙合通荒遐。
無質可摶猶沐浴,有見不盈奚開遮。
何得喪耦此孤坐,誰邀明月覓蘆花。
喚取花前金叵羅,醉時了了醒時歌。東風去住無憑準。奈爾雞聲馬影何。
云慘澹,雨滂沱。金城楊柳自婆娑。不知生意誰矜惜。消得先生老茗柯。
綠水平橋北,青簾小巷西。酒香春甕滿,山色晚樓低。半醉歌新曲,閑眠改舊題。偶因乘雨出,雙屣盡沾泥。
情懷甘澹泊,書史自逍遙。夜讀妨鄰睡,晨眠誤客招。燕歸簾半卷,鳥散竹還搖。雨足軒東圃,緣溪認藥苗。
北岫青當檻,南園綠近門。蛛絲粘樹葉,蟻穴蝕花根。移石支茶灶,臨池濯酒尊。何須求分外,遲起上朝暾。
涼意生新浴,幽情遠垢氛。雨階行亂蟻,風箔散饑蚊。興好多題扇,神清不茹葷。有時弦綠綺,橫膝奏南薰。
詩客每相過,書齋常不扃。雨生枯木菌,風約小池萍。得興翻琴譜,乘閑刻硯銘。近來耽野趣,頻到水西亭。
撫景憐秋盡,觀書喜夜長。露蟲暄砌石,風葉墜琴床。舊集裁蔬語,新傳制墨方。曉來雙鶴舞,踏碎一庭霜。
阿婆八十雙鬢皤,
屑麥為餅將奉婆。
小家新婦拙烹調,
不覺鐺熱令餅焦。
高堂日晏婆停箸,
小姑訶婢郎譴婦。
新婦斂手前謝過,
別就熱鐺翻一個。
君何忘我不交關,為我勝君便不閒。豹霧人須歸豹谷,雞棲車且游雞山。
君知我亦有柴關,我豈輸君獨自閒。把筆何人鳳尾諾,杖藜望我雞頭山。
堂前三鳳戲斑衣
堂下三槐擢秀枝
一歲倦游歸綠野
榮華鼎鼎看吾兒
一片孤城山四圍,女墻崩久積苔衣。居人寥落荒涼甚,剩有茅檐映槿籬。
負郭人家野竹圍,水田當戶似僧衣。慣來鷗鷺饒閒意,浴罷梳翎傍短籬。
言尋朝陽巖,煙日初弄影。
清暉媚幽姿,散步得妙領。
連娟浮巖崿,遠目試一騁。
俯瞰瀟水流,含漪渺千頃。
探奇下幽窟,潛蛟舞浪井。
虛徐清風來,蕭灑俗緣屏。
林梢法華寺,斷夢凄以冷。
清音非弦匏,吟嘯坐日永。
梨花如雪柳如絲
正是蜂狂蝶亂時
席上每留將盡酒
階前常剩著殘棋
年時愁對月凄清,視此夢夢愜我生。
收影山河荒戰氣,捲簾兒女怯商聲。
也知皎潔情常在,便恐高寒夢不成。
撫事剩徵坡老說,直應萬里共陰晴。
圩田依澗水,
入夏未栽禾。
不是春耕晚,
山中寒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