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濟求泰定山房十詩 其九 桃溪
懷仙津步翳,
凡圣隔兩塵。
長統植園果,
老幼分甘珍。
懷仙津步翳,
凡圣隔兩塵。
長統植園果,
老幼分甘珍。
懷念仙人的渡口被遮蔽,凡人與圣人被塵世相隔。長期種植園中的果實,老人孩童共享甜美珍果。
津步:渡口。翳(yì):遮蔽,遮擋。
凡圣:凡人與圣人。兩塵:指凡俗與圣境兩種不同的塵世狀態。
長統:長期,持續。植:種植。
甘珍:甜美珍貴的果實。
此詩為作者應邵公濟所求,為其泰定山房所作組詩之一。桃溪作為山房周邊勝景,詩中通過仙凡之思與生活場景的結合,或反映作者與邵公濟交游時,對自然與生活之趣的共同體悟。
全詩以桃溪為引,融合對仙境的遐想與人間溫情的描繪,既具超脫之思,又顯生活之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交融之境的喜愛。
使星躔次入長沙,曉別延英去路賒。數刻漏中承密旨,幾重湖外奉皇華。山行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回日期君直西掖,當階紅藥正開花。
老年多病只關門,始為尋醫偶出村。春過寂憐花致事,雨來忙見草承恩。故人落落星催曉,舊話淹淹月報昏。酒盞莫教辭瀲滟,客舟猶喜一壺存。
冰雪催詩瘦入肩,幾回山后又山前。枝頭不見春消息,空倚闌干憶去年。
清和時候,向長街、試辟人間幽境。萬眾紛然為我友,先遣流云稱慶。皓月臨軒,高歌慷慨,疑見山河影。湘簾垂地,與君真個高隱。應念冷落詞人,拋荒譯事,即此須重整。體會中西文字孽,熔化邈綿情性。近東詩圣,千載遺篇,剖析何精警。群賢鉅制,小窗丹筆釐定。
由來黃綺擅高風,今代耆英又屬公。家住兩山人世外,身安六帝太平中。青藜暫借還能卻,白雪因多轉更工。自是耳根能入妙,無煩社酒為治聾。
市南買舟苦未得,感君高誼最殷勤。沖雨上山行虎跡,褰裳度水散鷗群。干戈滿地身長寄,花柳一州春自分。待把陰霾都掃卻,與君琢句染晴云。
黃鶴樓前江水流,故人何處木蘭舟。雙雙燕子南飛去,瑟瑟蘆花鐵邃秋。
頂禮求簽三鞠躬,人來人往盡匆匆。諸生若個迷愚相,盡在斯翁一笑中。
漢陽城下暫停舟,江樹湖云一片秋。千古神功存大別,隔江黃鶴亦高樓。
綺席清尊送晚霞,節臨元夜艷春華。河橋欲滿城頭月,火樹初開雪后花。萬里風塵今對酒,百年時序此聞笳。相看可奈疏狂甚,爛醉行歌漏轉賒。
為問江東張道士,著書還了致桑篇?江湖冷落番君老,云漢昭回象帝先。芋火夜煨霜后葉,菜庖朝汲澗中泉。相依共住知何日?孤鶴東還意惘然。
打窗風霰五更頭,寒冱重陰晝不收。積水淼漫天一色,望窮只益老農憂。
四顧夜圍城,天地冷如窟。星燈灼冥冥,勢若滄海闊。蜃光挾思涌,依約遠漸沒。濁江滯不流,殘葉碾車轍。陌成蒼蟒繞,樓作屏風疊。舞肢何裊娜,笙歌正奇絕。九域睡冥沉,側耳一隅聒。故人凝望迥,各在天之末。傾身營一飽,萬里供膏血。我亦逐風客,棲棲不遑歇。三晉恍吾土,嶺外空悲切。瘦月下渺茫,嚴霜飛凜冽。天寒念逆旅,南北殊難別。西望人匝匝,潛身裹眾列。飛車如電掃,邃路時明滅。不見向來跡,萬靈只一抹。瞥然歸城角,蕭索吟眸豁。
北斗城頭北斗低,萬家夢破一聲雞。馬蹄踏踏車轆轆,闕下連趨市中逐。雄雞安得噤爾聲,利名少息世上爭,漫漫夜長人不驚。
隙地知君手自栽,紺芽紅甲雨中開。閒居我亦清齋久,肯折新葵為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