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李忠簡公祠
扁舟遙泛寶珠圓,柱砥中流別有天。萬頃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肅忠賢。先朝正氣孤風凜,昭代崇恩奕世綿。賒望地圍東去盡,日隨征雁破蒼煙。
垂紳端笏偉人哉,瞻拜人依釣艇來。千仞羽儀翔百粵,萬年英氣燭三臺。酣聽榜枻歌漁父,醒續離騷劣楚才。閱世瞰流心百折,滄桑何處不堪哀。
扁舟遙泛寶珠圓,柱砥中流別有天。萬頃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肅忠賢。先朝正氣孤風凜,昭代崇恩奕世綿。賒望地圍東去盡,日隨征雁破蒼煙。
垂紳端笏偉人哉,瞻拜人依釣艇來。千仞羽儀翔百粵,萬年英氣燭三臺。酣聽榜枻歌漁父,醒續離騷劣楚才。閱世瞰流心百折,滄桑何處不堪哀。
小船遠遠地駛向如寶珠般圓潤的地方,中流砥柱般的人物自有一片天地。萬頃清澈的水面倒映著日月,千年的祠堂里供奉著肅穆的忠賢。前朝的正氣如孤風凜冽,本朝的恩崇世代綿延。遙望大地向東延伸盡頭,落日伴著征雁沖破蒼茫煙霧。垂著紳帶、端著朝笏的偉人啊,前來瞻仰的人沿著釣艇而來。您的威儀如千仞高山籠罩百粵,萬年英氣照亮三臺星象。沉醉地聽著船槳劃動的漁父歌,清醒時續寫《離騷》卻自愧不如楚地才俊。歷經世事看流水心潮百轉,滄桑變化何處不令人哀傷。
柱砥中流:化用“中流砥柱”,比喻李忠簡公如柱石支撐危局。
琉璃:此處形容水面清澈如琉璃。
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
垂紳端笏:垂著大帶,端著朝板,形容官員莊重的姿態。
羽儀:儀表威嚴,如鳳凰的羽飾,代指李公的威儀。
三臺:星名,代指高位或天象,此處喻指李公英氣照徹天地。
榜枻(bǎng yì):船槳,借指劃船的動作。
離騷:屈原作品,此處代指憂國憂民的情懷。
李忠簡公指南宋忠臣李昴英(謚忠簡),其祠位于廣州。詩人游覽其祠時所作,通過謁祠場景,結合南宋至清的歷史變遷,表達對先賢忠直品格的追慕及對世事滄桑的感懷。
此詩為謁祠抒懷之作,前半以景襯人,描繪祠宇肅穆與江天壯闊;后半直贊李公威儀,借漁歌、《離騷》深化忠魂不滅之意。全詩融歷史與自然,既頌忠賢之節,又嘆世事之變,情感深沉,意境宏遠。
今昔無涼月,孤風自染愁。未思歸舊地,已夢過西洲。蓮葉隨云遠,清心逐水流。卻知漂泊處,只向斷腸秋。
略以香為性,恒將韻作窠。白云生五色,飄過古城河。
競艷爭嬌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初酣曉日紅千滴,晚笑東風淡一渦。自是花中無國色,非關格外占春窠。開時慳為渠儂醉,卻恨飄零可若何。
聲聲起蟄乍聞雷,驟落千山白雨來。恐有怪龍遭電取,未應佛塔被魔災。人傳妖鳥生訛火,誰覓胡僧話劫灰。豈復神靈有遺恨,冷煙殘燼滿荒臺。
白馬瓠子口,秋風汾上歌。帝鄉不可見,千載白云多。樹動江帆至,云前塞雁過。滄洲無盡極,慷慨有漁蓑。
寂寂僧房半夢中,蕭蕭修竹四山風。唯應門外蒼髯叟,解亂儋州禿鬢翁。晚雨才收日已西,石梁沙路凈無泥。清泉??千峰迥,綠柳陰陰一鳥啼。壞壁蒼蒼上綠苔,籠紗無復護塵埃。只應枉駕游山客,總為坡仙寶墨來。學道當知髓與皮,圣門壺奧要探窺。十年來往臨平道,爭信山中有許奇。
星軺又是瑞陽城,終歲奔馳笑此生。山崦孤村藏竹暝,野塘流水入田平。桑榆曉日千門影,弦誦春風幾處聲。俯仰乾坤驚白發,百年心事竟何成。
刺史放衙早,輕舟泛碧池。祗應官事了,來寫放生碑。
澹泊真無事,迂疏百不能。守株思得兔,點筆誤成蠅。行古從人笑,家貧免盜憎。居然叨素食,渾似戒州僧。
晨光破暝入檐間,雀乳鳩鳴意自閒。曉睡起來無一事,捲簾獨坐對青山。
孫劉要使不三公,點滓微云混太空。比似陶家栽五柳,便無槐棘也春風。
群盜休憑險,天弧正指狼。犬羊徒跋扈,貔虎極精強。寓目江山異,傷心花草香。浙河那得此,回首一彷徨。
世間平遠景,萬幅在洪家。晚至番君國,方知不是夸。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間。恍疑涉彭蠡,又似訪廬山。江險不容極,禹功胡可忘。向來小龍子,袞冕食千羊。夾立朝群玉,濃妝列萬笄。中州不敢頓,拋在瘴云西。茆山千萬疊,不得見天全。帆出扶胥口,無山只有天。雪冒禹碑石,云埋泌草堂。早知抱遺恨,悔不挾乾糧。半夜黃天蕩,樓船雪浪中。當年草檄客,今日負樵翁。太武求溲處,支祁著鎖邊。淮風晨裂面,淮浪夜驚船。展卷嗟丘也,東西南北人。昔還行腳債,今作臥游身。一匹好東絹,天寒家未溫。盡教兒拆繡,閑管婦無裈。
林中見緇錫,相問始知名。對坐松聲晚,澄心澗影清。談空歸妙法,說有愧勞生。月出從分別,惟聞山鳥鳴。
層城矗青云,弱水回驚湍。樓臺涌金銀,苑囿森瑯玕。洞房連曲室,妙伎發哀彈。群仙壽而康,下土饑且寒。何不食肉糜,晉惠寧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