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頌九首 其二 皇祖
皇祖龍驤,疇敢猖狂。
元年九月,進叛于揚。
皇祖長驅,至揚城隅。
進窘登樓,并焚其孥。
皇祖龍驤,疇敢猖狂。
元年九月,進叛于揚。
皇祖長驅,至揚城隅。
進窘登樓,并焚其孥。
皇祖(宋太祖)如龍般威武,誰敢猖狂作亂?建隆元年九月,李重進在揚州反叛。皇祖率軍長驅直入,抵達揚州城墻邊。李重進困窘登樓,焚燒自己的妻兒。
皇祖:指宋太祖趙匡胤。
龍驤(xiāng):形容威武的樣子,如龍馬高昂。
疇(chóu):誰,疑問代詞。
長驅:指軍隊快速推進,毫無阻擋。
城隅(yú):城墻角落,代指揚州城邊。
窘(jiǒng):困窘,處境危急。
孥(nú):妻子兒女,泛指家人。
此詩為《宋頌九首》之一,創作于宋初。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后,后周舊將李重進于建隆元年(960年)九月在揚州起兵反叛。太祖親率大軍征討,迅速抵達揚州城下,李重進走投無路,登樓自焚并焚燒家人。此詩即以此事件為背景,贊頌太祖的軍事才能與平叛功績。
全詩以簡練的語言記錄宋太祖平定李重進叛亂的歷史事件,突出其威武與功績,是典型的頌德詩,體現了宋初維護政權穩定的政治需求,在文學上以敘事為主,風格莊重質樸。
劫波往復碎虛空,宇宙疑窮卻未窮。時有霄塵新組合,豈無近似舊星宮。于今預測猶難驗,自古先知亦故蒙。涉獵徒淹閑歲月,出門欣見暮江紅。
載酒長歌選勝游,題襟獨上浩然樓。龜山北斷分孤嶼,蜃水西來抱十洲。白露橫江空發興,青絲滿鬢也悲秋。清風明月無窮夜,處處登高不自由。
雅什曾歌岳降神,今看天上玉麒麟。舜弦一弄均和氣,堯莢三收得令辰。池到鳳凰須指日,符分魚竹未妨身。祈公戩谷終何擬,星有元臺木有椿。往歲曾看九萬飛,日邊親得好光輝。西清儤直荷為橐,左蜀宣風繡作衣。直使聲名過紫塞,剩留功業到黃扉。蒼生久系為霖望,早晚追鋒合北歸。
若使姚黃無魏紫,孰容傾國復傾城。接枝一任今人笑,不墜花王萬古名。
觸目芰荷碧葉殘。秋思無主客吟閒。憑誰憐惜月光寒。怕近西泠橋畔路,莫從龍井雨馀山。一天風絮欲收難。
淡淡疏疏不惹塵。暗香一點靜中聞。人間怪有晴時雪,天上偷回臘里春。疑淺笑,又輕顰。雖然無語意相親。老來尚可花邊飲,惆悵相攜失玉人。
千樹梅花繞郭開,一時詞客并登臺。初疑舞雪羅浮過,更似凌波洛浦回。清婉未聽愁里笛,芳菲獨入掌中杯。白虹山下年年賦,尚憶吾家水部才。
尺素雙傳瀫水鱗,江天翹首一傷神。緋袍紫綬云霄客,羽扇綸巾社稷臣。藻翰千秋鳴鸑鷟,勛庸三世勒麒麟。相思幕下偏惆悵,不見黃生又幾旬。
村黑畏沖虎,且復歸柴門。風林月未出,宿鳥爭且喧。浮云忽斷續,萬丈飛金盆。湛湛天宇高,光氣相吐吞。我行月還逐,是身亦無根。試求不死藥,飛騰同久存。老妻有斗酒,洗盞當前軒。酌酒消我憂,萬事俱忘言。
空谷幽人意,閒云靜者心。石圍花下奕,泉荅竹間琴。鶴影蒼巖遠,雞聲碧樹深。雖云住城市,何異在山林。
仙李如何竟小年,滿堂圖障慘風煙。青山捫虱誰同話,赤腳騎鯨自上天。名世豈唯書畫學,起家猶望孝廉船。無因得寄松花酒,一灑清明筆冢前。
郁金殿前楊柳新,長門草色春復春。下階微微動香步,波影晴光流素塵。翠釵蜻蜓凋玉佩,攬髻回風舞裙帶。合歡花落無好枝,伯勞單飛鶯亂啼。玉音夜夜宮車絕,露點蒼苔怨明月。
萋萋幽草映圜階,羨爾逢春早意諧。此日吾生猶未泯,且歌愁句散愁懷。
黑奴弦索花奴鼓,譂奴撫掌閹奴舞。阿環自品玉玲瓏,御手夷猶親按譜。風生龍爪玉星香,露濕櫻唇金縷長。莫倚花深人不見,李謨側足傍宮墻。
客來田家當六月,主人相留樹邊歇。呼兒牽馬飲清泉,廚里新漿解君熱。郎君出城幾日前,城中米價今幾錢。昨夜南村三尺雨,不知還到城濠邊。勿厭儂家茅屋小,棘門新編土墻繞。明朝早飯莫匆匆,雞鳴送君出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