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其九
徑草馀幽色,
盆蘭有靜芳。
取窮應有在,
雖病亦無傷。
暫得閉門坐,
已勝趨道傍。
鴻斯遠繒繳,
木豈愿青黃。
徑草馀幽色,
盆蘭有靜芳。
取窮應有在,
雖病亦無傷。
暫得閉門坐,
已勝趨道傍。
鴻斯遠繒繳,
木豈愿青黃。
小徑邊的青草還殘留著幽綠的色澤,盆栽的蘭花散發著清幽的香氣。身處困窘之境應有其緣由,即使抱病在身也并無妨害。暫且得以閉門靜坐,已勝過在路旁奔走趨奉。鴻雁遠遠避開了獵網,樹木怎會甘愿被砍伐取用?
取窮:處于困窘之境。
繒繳(zēng zhuó):系有絲繩的短箭,此處代指獵具。
青黃:指木材因可用而被砍伐,典出《莊子·山木》中“青黃不接”的典故,喻指因有用而遭災禍。
此詩為唱和友人折子明之作,當作于詩人閑居期間。此時詩人遠離官場紛擾,于日常瑣事與自然景物中感悟生活,通過與友人的唱和,抒發安于閑適、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詩以閑居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生活狀態,對比閉門靜坐與世俗奔波,借鴻、木之喻,表達對淡泊自守、保全本真的推崇,體現了詩人超脫豁達的人生境界。
江流何渺渺,懷古獨依依。漁父非賢者,蘆中但有磯。
避名依野老,危行托狂僧。蹈海非今日,尋山住上層。黃龍持鈍斧,雪嶠撥殘燈。自了英雄志,居然契大乘。
二子逃禪不計年,江湖重去水粘天。直饒透盡三關語,到底終成百漏船。
月痕寸寸上銀鉤,心似爐灰熱未收。擬負望夫山上土,盡填苦海莫添流。
丈夫貴問學,有學身乃尊。圣賢炳謨訓,方冊幸具存。求之非有他,所在用力勤。譬如山下水,其出初有源。盈科方浩浩,遂作波濤翻。又如玉在璞,莫辨珉與璠。雕琢既成器,孚尹爛焞焞。人身本一物,不學復奚論。學成自見用,不必事趍奔。上焉為國華,下以大其門。我觀膏粱子,志氣亦軒軒。尋芳紫陌曉,買笑青樓昏。年少誠足樂,面墻將何言。徐生英俊姿,家世襲衣冠。結發事書史,終年不窺園。螢囊暑夕照,蠹簡霜晨翻。及茲種植立,豈不培本根。一朝功名至,看爾高飛鶱。我言厚勸子,愿子心毋諼。
嫁與山林當靠山,持斤伐木翠崖間。蹈云恍似臨仙境,涉峻艱于過鬼關。使勁驟生關圣面,移肩時現判官顏。而今盡拜先賢賜,學罷神農學魯班。
風颾颾,雨蕭蕭,東皇促駕車載膏。墮紅殘萼芳草深,嫣香壓地膩不消。繡屏寒逗熏沈腦,愁重燕支倦梳掃。玉關萬里人未歸,風雨一番春又老。
群黎欣欣生喜色,四野于今開壽域。老人并立望天門,白首一生蒙帝德。試問老人年幾何,今見文孫至太和。凌云昨過蓬萊頂,仙酒頻斟俱酩酊。歸來金母復相邀,熟遍蟠桃只俄頃。天書共領到人間,鶴馭初臨萬歲顏。嵩呼敬祝圣人壽,壽比天地高難攀。我聞人云漢四皓,又聞人云唐九老。較之商山差若多,視彼香山卻為少。按圖不必論異同,圖中見面如相逢。廬山西東白云里,一笑分明五老峰。
落日登高望帝畿,龍蟠山下見龍飛。云霄雙闕開黃道,煙樹三宮接翠微。沙苑馬閑秋獵罷,天街車斗晚朝歸。明朝欲獻升平頌,還逐仙班入瑣闈。
半月閉門坐,蕭然遠俗氛。病中心似水,門外馬如云。練杵搗寒月,香爐生晝薰。興來覽明鏡,太瘦小參軍。
寒飆晝相憶,悲歌夜相見。斗室豈天臺,落盡桃花片。
請君傾耳受芹茆,踵事增華須盡拋。來世今生皆一瞬,長生安可換塵勞。
燕城秋欲暮,疋馬送君還。投筆書生志,鳴鞘壯士顏。邊風吹錦帶,海月落刀環。慷慨匡時略,何年出玉關。
燈前相對一尊同,衰頰那知是酒紅。醉后已忘離別恨,樓頭又聽叫霜鴻。
木魚光里兩蒲團,意氣與我平生歡。盡底告君君不會,空得癡人尋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