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籬行并序
公安民田入水底,不生五谷生魚子。居人結網作耒耜,耕水得魚如得米。
高田魚落田反蕪,生魚之地變生蔬。網亦從之變其用,環蔥繞芥如圍魚。
以蔬佐魚生已蹙,以網作籬還詫目。茍且窮算得新創,何遽絲乃不如竹。
蔬花蔟蔟蔬葉披,貓戲網中雞隔窺。想見鸕鶿與猵獺,出入籬際驅魚時。
不愁網破籬無補,但懼水反魚游圃。此時籬倒蔬亦無,頓頓餐魚奈何許。
公安民田入水底,不生五谷生魚子。居人結網作耒耜,耕水得魚如得米。
高田魚落田反蕪,生魚之地變生蔬。網亦從之變其用,環蔥繞芥如圍魚。
以蔬佐魚生已蹙,以網作籬還詫目。茍且窮算得新創,何遽絲乃不如竹。
蔬花蔟蔟蔬葉披,貓戲網中雞隔窺。想見鸕鶿與猵獺,出入籬際驅魚時。
不愁網破籬無補,但懼水反魚游圃。此時籬倒蔬亦無,頓頓餐魚奈何許。
公安地區的農田被洪水淹沒,不長五谷雜糧,反而生出了魚子。居民們用網代替農具,在水中‘耕作’捕魚,就像種稻得米一樣。高處的田地水退魚走,田地反而荒廢,原本生魚的地方改種蔬菜。漁網也隨之改變用途,圍繞著蔥蒜等蔬菜,就像當初圍魚一樣。用蔬菜搭配魚吃,生活已很艱難;用網作籬笆,又讓人感到新奇。為了生存勉強想出新辦法,誰說絲織的網就不如竹籬?蔬菜花朵簇簇,菜葉鋪展,貓在網中嬉戲,雞隔著網窺探。可以想象從前鸕鶿和水獺,在籬笆邊出入驅趕魚群的樣子。不愁網破籬笆無法修補,只害怕洪水再次淹沒,魚游進菜圃。那時籬笆倒塌蔬菜無收,頓頓吃魚可怎么辦啊!
耒耜(lěi sì):古代耕地用的農具,這里代指傳統農耕工具。
蕪:田地荒廢。
蹙(cù):緊迫、困窘。
詫目:令人驚異、新奇的景象。
圃(pǔ):種植蔬菜的園子。
此詩為陸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途經公安(今湖北公安縣)時所作。當地因洪水頻發,農田被淹,農民被迫改變傳統耕作方式,以網捕魚、以網圍蔬,詩人目睹這一民生實況,感而作此詩,反映水患對農業的破壞及農民的生存智慧。
全詩以‘網’的用途變遷為核心,從‘耕水得魚’到‘環蔬作籬’,展現農民在自然災害中的應變能力,同時通過‘懼水反魚游圃’的擔憂,揭示其生計的脆弱性。詩風質樸,緊扣民生,體現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
雨過川原凈,山寒草木疏。暮鐘鳴古寺,行客解征裾。馬祖留遺跡,浮丘傳異書。誰能尋勝概,來往謾紛如。風雨走長道,云山憶故廬。知還慚倦鳥,真樂羨游魚。野燒痕將沒,新秧隴已鋤。桂林在何許,息馬見春馀。
唐人畫馬如相馬,□□不在驪與黃。天機入神即揮灑,氣脫毫素先騰驤。昔年曾畫穆王游八極,八龍之駿云五色。后來又寫越影超光脫丹碧,后來又寫漢武窮渥洼。復見神駒來漢家,勢走滅沒開風沙。壯哉此馬健且雄,玉花遍身云滿鬉。首如渴烏眼如電,皎如疋練橫晴空。使之陷陣當破敵,萬馬不敢先秋風。如何解鞍脫其縶,縱爾俶儻如游龍。君不見四海罷征戰,九夷盡梯航。方將卻爾宛水之西,歸爾華山之陽。幸逢韓供奉寫爾神,杜拾遺歌爾良。贈爾支道林,愛爾神駿懸高堂。
淑候啟黃堂,嘉筵命綠觴。人瞻五馬貴,河潤四星光。玉樹攀才妙,蘭風挹政芳。幸同吳國草,于此沐春陽。
大道自伊阻,南村即少來。巢深饑鷇噪,步急軟塵回。斯世貴無逸,野花何可開。我懷常內足,休問處蒿萊。
宮徙瀆山方得地,閣藏宸翰不知年。
尚憶觀魚戲,重來送馬蹄。故人江漢客,賢主薜蘿棲。煖日榮芳樹,晴煙小碧溪。春風二三月,定有好禽啼。
溪上道人幽思長,堂開東郭引青陽。日斜開戶看山色,十里泉聲半在床。
枯淚沾巾鯁別言,舊時相送更誰存。白云空望吳山遠,黃綬虛榮楚水昏。看盡家人離亂數,未完婚嫁往來煩。問君不肯淋漓飲,明日舟停何處村。
相識少相知,與君俱已衰。笙鏞新宅第,岐路古山陂。學道功難就,為儒事本遲。惟當與漁者,終老遂其私。
維摩丈室借袈裟,棋子閒敲日半斜。玉女不須來搗藥,仙人親為教餐霞。每懸共步松間月,相待同烹雪片茶。買酒十千君臥病,梅花落盡又桃花。
嬌弱生來酒怕聞,一分嘗罷困氤氳。年來勉受蕭郎勸,旋轉推排到五分。
智珠拋擲古皇前,精白為心自永年。不羨閬風餐石腦,邦之司直足人傳。
露草煙林斷客行,竹扉晝掩對高城。道人不愛人天供,消受秋空鶴一聲。
云山今古鎮,蒼翠席邊看。天為虛明遠,心從靜逸寬。幽期馀潦倒,淑氣自巑岏。城市晴陰別,何人更倚欄。
獨余清夢繞長松,醒著青鞋逐夢蹤。爽氣來迎四五里,野橋經渡兩三重。犬馴舍外欣曾識,鳥囀樽前說昨逢。路熟不愁歸路晚,莫令回首日高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