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吳中寄懷同社和晚嵐韻
回首鄉園別。是城東、秋英滿地,雨霏時節。小住金閶流光換,懶聽吳娘怨闋。況候雁、聲聲凄咽。鶴市攜琴渾非計,望湘人彈指冰弦絕。辛苦語,共誰說。
風塵緤馬何時歇。慘離懷、楓林斷夢,屋梁殘月。只有青山憐人意,卻把愁蛾亂疊。早又是、蜜梅花發。書劍蕭然貂裘敝,怕歸篷還阻寒江雪。空擊碎,寶刀玦。
回首鄉園別。是城東、秋英滿地,雨霏時節。小住金閶流光換,懶聽吳娘怨闋。況候雁、聲聲凄咽。鶴市攜琴渾非計,望湘人彈指冰弦絕。辛苦語,共誰說。
風塵緤馬何時歇。慘離懷、楓林斷夢,屋梁殘月。只有青山憐人意,卻把愁蛾亂疊。早又是、蜜梅花發。書劍蕭然貂裘敝,怕歸篷還阻寒江雪。空擊碎,寶刀玦。
回首與家鄉的離別場景。那是城東,秋花滿地,細雨紛飛的時節。在蘇州短暫停留,時光悄然流逝,連吳地歌女的哀怨曲子都懶得去聽。更何況遷徙的大雁,聲聲凄切哽咽。帶著琴到鶴市本非良策,遙望友人卻如琴弦突然斷絕。滿心的辛苦話語,能和誰訴說?奔波的旅途何時才能停歇?離別的凄涼,像楓林里破碎的夢境,屋梁上清冷的殘月。只有青山似乎懂得我的心意,卻把愁眉疊起。轉眼間,蜜梅花又已綻放。隨身的書劍零落,貂裘破舊,怕歸鄉的船被寒江的雪阻擋。只能空自擊碎寶刀玉玦。
金閶:蘇州的代稱,因閶門為蘇州西門,古有金閶亭。
吳娘怨闋:吳地歌女哀怨的歌曲。闋,樂曲終了,代指樂曲。
候雁:隨季節遷徙的大雁,常為離情的象征。
冰弦:用冰蠶絲做的琴弦,此處泛指琴弦,亦喻音聲清越。
緤馬:束縛的馬,比喻旅途奔波不得自由。
愁蛾:形容青山層疊如女子緊蹙的愁眉。
蜜梅花:可能指冬季開放、花色似蜜的梅花。
書劍蕭然:書與劍皆顯零落,喻指文人漂泊的清苦。
貂裘敝:化用蘇秦“黑貂之裘敝”典故,指處境困頓。
寶刀玦:刀與玉玦(環形有缺口的玉),玦音近“決”,常表決絕或激憤。
此詞為作者客居吳中(今蘇州)時,寄懷同社友人之作,依和晚嵐原韻而作。當為漂泊吳中期間,因離鄉別友、生計困頓,觸景生情而發,反映清代文人客游時的常見心境。
全詞以“寄懷”為核心,上片追憶離鄉與客居之苦,下片直抒漂泊與歸阻之痛,通過景、事、典的交織,展現了文人漂泊的艱辛與對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清代寄懷詞中的典型之作。
憶別江干風雪陰,艱難歲月兩侵尋。重看骨肉情何限,況復斯文約舊深。賢圣可期先立志,塵凡未脫謾言心。移家便住煙霞壑,綠水青山長對吟。
庭梧葉墜。
詩法年來孰與過,清新好似少陵多。云開華岳飛秋隼,露洗芙蕖映綠波。
海闊淮深萬里通,吟情浩蕩逐春風。卻尋斗水龍湫住,裁剪云煙字字工。
西風吹得閑云去,飛出爛銀盤。桐陰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團團。鴻都人遠,霓裳露冷,鶴羽天寬。文生何處,瓊臺夜永,誰駕青鸞。
霜風獵獵動旌旄,月落天低錦帳高。旋放洮河三尺水,洗磨十萬血腥刀。
生殺存亡我敢專,德刑予奪出諸天。曰天所命惟其理,夫豈諄諄告語然。
強尋春物散無聊,直使樓高恨未消。鱗碧萬家看不盡,杏花時見隔墻梢。
沒馬黃塵倦入城,杖藜聊復暢幽情。卻嫌村近山林遠,一望三茅與四平。
華亭疏雨過,小閣亂云流。榻為延徐下,船因問戴留。春光回枕簟,寒色駐衾裯。十日猶能客,從君笑薄游。
朔易回元氣,人才起俊流。聲華當翰苑,文采冠中州。振佩趨臺閣,抽毫侍冕旒。人傳《鸚鵡賦》,家有鹔鹴裘。式睹黌宮立,共惟祀典修。一朝虞或缺,六器俾旁求。俎豆俄成列,蘋蘩遂可羞。中朝方有道,下士實同休。已及歸鴻候,姑為食蟹謀。朋簪多繾綣,使節少淹留。曉日花間酒,春風柳下舟。篇章微品藻,山水愧清幽。鄭璞曾先辱,隋珠不暗投。考槃雖自引,窺觀亦吾憂。簡冊銷長日,蓬蒿憚凜秋。論高非縱誕,興遠托賡酬。尚憶駒千里,胡能貉一丘。何當把君袂,相逐馭風游。
紅杏隔江霞。旖旎春華。小紅新喜泛湖槎。載我圖書三萬軸,把卷看花。美酒不須賒。回首天涯。故鄉煙水愛浮家。解唱松陵追白石,醉撥銅琶。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協風吹冰泮,水色茫微綠。沙融文禽集,波暖白鷗浴。之子逝將別,分手愁局促。離觴一何頻,征舸嗟去速。今日江浦東,明朝關山北。棹歌不堪聞,悽然淚盈掬。
曾聽鄰雞并曉珂,好懷還向客邊多。詩才傾寫千尋瀑,雅量涵容滄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