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
甚梁燕、先辭秋社。別院尋巢,撇人簾下。
浪闊江空,夢回孤枕,定應怕。欲遲征棹,偏鷺堠、更番迓。
便不掛蒲帆,也有日、離尊同把。
親舍。念新詞豆蔻,從此翠箋慵寫。
吹簫夜月,早冷落、舊時荷榭。
料此去、大好香溪,且莫為、湖山牽惹。
況門外垂楊,啼得紅鵑聲啞。
甚梁燕、先辭秋社。別院尋巢,撇人簾下。
浪闊江空,夢回孤枕,定應怕。欲遲征棹,偏鷺堠、更番迓。
便不掛蒲帆,也有日、離尊同把。
親舍。念新詞豆蔻,從此翠箋慵寫。
吹簫夜月,早冷落、舊時荷榭。
料此去、大好香溪,且莫為、湖山牽惹。
況門外垂楊,啼得紅鵑聲啞。
為何梁上的燕子,先于秋社時節就辭巢而去。它們飛到別的庭院去尋巢,撇下人在簾下。江浪浩渺,江面空闊,我從孤枕上夢回,定然滿心害怕。本想遲緩行舟,可一路上的驛堠卻輪番迎來送往。即便不掛蒲帆,也總有一天要與友人舉杯作別。想起親人,念著曾寫下如豆蔻般美好的新詞,從此也懶得再在翠箋上書寫。月夜吹簫的情景,早已冷落了舊時的荷榭。料想此去香溪風景大好,但切莫被湖光山色所牽絆。況且門外垂楊下,杜鵑鳥啼叫得聲音都嘶啞了。
秋社:古時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
浪闊江空:形容江面開闊,浪濤浩渺。
鷺堠:指驛堠,古時官道旁每隔一段距離設置的土堆,作為標記里程和迎送的標志。
迓:迎接。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船帆。
離尊:離別的酒宴。
親舍:指親人的住所,這里代指親人。
豆蔻:形容女子的青春年華,也指詩詞的美好。
翠箋:精美的箋紙。
慵寫:懶得書寫。
香溪:水名,在今湖北秭歸東,傳說為屈原故鄉。
紅鵑:即杜鵑鳥,其叫聲悲切。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離別的情感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與友人分別、即將遠行時所作,當時心境充滿了離愁別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營造出濃厚的傷感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傳統離別詞的藝術特色。
云帆一振去天涯,又得江潮歲歲加。欲出明珠望海路,休教負此好年華。
山掩人家水繞坡,野猿巖鳥太平歌,黃雞白酒興偏多。幸自琴書消日月,盡教名利走風波,釣臺麟閣竟如何。
紫槿綠籬愁意深,斜陽墟落動秋砧。筆端有口江湖遠,莫寫干時老子心。薄云斜日媚平川,一老來耕刈后田。向晚歸牛尋熟路,擺頭昂鼻不須牽。誰人躍馬出西郊,野水瀰瀰漲路坳。好似吟哦方得句,時時指點舉鞭梢。
莎翁宅里花如錦,古髻茜裙人似花。觀劇不須傳譯者,知音此際滿中華。
波底金鴉奪眼明,腳根螮蝀界天橫。瘦藤欲度還休去,試數荷錢幾個生。
傍山修竹翠檀欒,竦節疏枝碧玉寒。安得誅茅此君側,世間渾作夢中看。
過新豐,待沽酒,雪華當空大如手。斷橋荒店無人煙,獨有寒梅伴疏柳。憶昔江東未搆兵,我亦曾經此地行。東家槌牛出新釀,西家開宴還吹笙。春風步障千花錦,當壚美人勸客飲。形勢雖非漢祖為,彷佛咸陽舊陵寢。停驂慷慨懷馬周,我欲濯發臨清流。斗酒不可得,高興良難酬。著鞭遙指敬亭路,孤云日暮心悠悠。
手板那能謁路傍,扁舟歸興逐潯陽。參軍不戀芙蓉幕,仙尉偏宜薜荔裳。釣倚宮亭明月近,樵穿廬岳亂云長。誰言玉樹階除畔,百尺嵯峨在廟廊。
侵曉書云云四生,向昏濛雨散孤城。敲門怪爾關西使,匹馬緣誰淮上行。扳柳美梅今日事,望鄉懷友百年情。傳言且共陽回喜,天意分明欲太平。
題詩倚醉字橫斜,不忍重看感歲華。白發年來心尚在,手持紈扇索驚蛇。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風煙望遠時。回首十年吳苑夢,揚州依約鬢成絲。
春日載陽,倉庚既鳴。如云千騎,出自東方。夫婿云誰,馬玄以黃。貴人雖貴,良人亦良。
已遠昔年鹓鷺班,遙從犴狴仰天顏。形蹤眇眇寰幬下,世故忡忡方寸間。患難久憑君德厚,赤誠只自我心閑。平生不灑身家淚,兩眼今為天下潸。
天如穹廬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陰山積雪不曾消,馬潼駝峰作常食。一身不幸顏如花,一朝飄泊在天涯。宮中不識天子面,哪知世有呼韓邪。銀燭煌煌照清夜,咫尺腥膻雜蘭麝。強含嬌笑對氈裘,啼痕暗裛秋云帕。單于未醉酒頻傾,琵琶不彈腸斷聲。誰知萬里多情月,祇與昭陽一樣明。
云帆永護石頭墻,毛瑟三千統異邦。海上風來腥不改,一支風笛訴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