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作
臥見高原燒,閑尋空谷泉。
土膏消臘后,麥隴發春前。
藥驗桐君錄,心齊莊子篇。
荒村三數處,衰柳百余年。
好就山僧去,時過野舍眠。
汲流寧厭遠,卜地本求偏。
向子諳樵路,陶家置黍田。
雪峰明晚景,風雁急寒天。
且復冠名鹖,寧知冕戴蟬。
問津夫子倦,荷??丈人賢。
顧物皆從爾,求心正儻然。
稽康懶慢性,只自戀風煙。
臥見高原燒,閑尋空谷泉。
土膏消臘后,麥隴發春前。
藥驗桐君錄,心齊莊子篇。
荒村三數處,衰柳百余年。
好就山僧去,時過野舍眠。
汲流寧厭遠,卜地本求偏。
向子諳樵路,陶家置黍田。
雪峰明晚景,風雁急寒天。
且復冠名鹖,寧知冕戴蟬。
問津夫子倦,荷??丈人賢。
顧物皆從爾,求心正儻然。
稽康懶慢性,只自戀風煙。
躺著看見高原上野火燃燒,閑暇時去探尋空谷中的清泉。臘月過后土壤肥沃滋潤,麥隴在春天到來前已泛生機。用《桐君錄》檢驗草藥功效,心與《莊子》篇章的境界相契合。荒村僅有兩三處,衰柳已生長百余年。喜歡與山僧相伴,時常到山野人家中安睡。汲水不怕路途遠,選地本就追求偏僻。向子熟悉砍柴的小路,陶家開辟了種黍的田地。雪峰在傍晚的景色中格外明亮,寒風中大雁急切地飛行。暫且戴上鹖冠,哪會在意高官的冠冕。像孔子問津那樣會疲倦,荷??丈人則顯得賢明。看萬物都順其自然,追求內心的灑脫自在。我有嵇康的懶散性子,只貪戀這自然風景。
高原燒:高原上的野火。
土膏:肥沃的土壤。
桐君錄:古代藥書。
莊子篇:《莊子》中的篇章。
冠名鹖(hé):戴上鹖冠,鹖冠是隱者之冠。
冕戴蟬:指高官的冠冕,蟬冠是高官所戴。
問津夫子:指孔子,孔子曾讓子路問津。
荷??(diào)丈人:扛著農具的老人,出自《論語》。
儻(tǎng)然:灑脫自在的樣子。
嵇康:魏晉時期名士,性格懶散。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詩人對官場生活感到厭倦,向往田園寧靜生活之時。詩人可能在鄉村隱居期間,被鄉村的自然景色和閑適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的淡泊。其特點是景中含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了詩人追求自然、灑脫的情懷,對研究當時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有一定價值。
百粵重逢日,軒然起大波。我謀嗟不用,君意定如何。矢日盟猶在,回天事已訛。蒼茫揮手別,生死兩蹉跎。
楚天如紙字橫斜,紙闊行疏對落霞。傳得夜來沙上影,不傳書信伴梅花。
粉褪香消力漸微,多情猶自舞斜暉。野花籬落西風冷,不比春園得意飛。
落日燕山吊子之,魯公應賞此情癡。千年絕塞千山雪,一樹梅花一首詩。月滿庭除花睡處,日航天海酒醒時。古今中外誰詩好,你不知兮我不知。
柳鎖千門漠漠煙,扶搖風送戾天鳶。祥云鼎沸城中遞,暴雨連宵帳底眠。家已支離哀褓乳,國猶靡敝托華顛。甲申自古皆多難,何故今臨戊子年。
故山撇卻忽經年,雞肋浮名也澹然。客夢不離江尾月,樵歌何處晚村煙。惜陰勿負三馀力,應世還須萬選錢。飛鳥望林思息羽,憑誰長翮又蹁躚。
千載騷人沉骨冷,冰霜葉底見幽香。乾坤一種忠良氣,彈壓春風眾草芳。
魚書新賜出龍樓,新簡奇才新建州。到手功名須璧立,關心民社豈身謀。機鳴鎮海千家杼,稻熟平江萬井秋。民俗不殊風土好,看君摩翮振前修。
鳳城東畔市燈初。春色轉皇都。紅樓滿羅珍翠,朱邸列珊瑚。金服匿,繡天吳。錦氍毹。百蠻獸舞,萬國鳧趨,億載鴻圖。
樓上山如淡墨畫,城中水似輕藍挼。揚州今似刀州景,似聽中和樂職歌。
一到山中便不同,山翁只合住山中。山中不盡憑題寄,才欲抒毫色色空。
蒼崖金陵彥,江陽隱薖軸。紫曄采靈芝,青?種山谷。匪直起人痾,兼用醫士俗。驊綠謝云逵,鵠白非日浴。石鼎彌明詩,錦肆君平卜。聯鑣圭里游,對榻天池宿。綢繆情已深,繾綣意何篤。明當理歸艎,候予春渚曲。
對鏡頭顱已不黔,二年小住為君淹。裁詩入夜悲青鬢,得句書春捋白髯。太皞鴻鈞將轉律,麻姑鳥爪托籌添。君家自有黃金六,何事量珠與販鹽?
山盟投老會相尋,無復人間不了心。鐵笛試吹峰頂月,山靈依舊是知音。
憶昔驂鸞識俊英,朱幡繡斧盡能名。書隨庾嶺一枝寄,句挾韶江九奏成。吳粵交馳清夜夢,參辰不隔故人情。何時重醉金槽曲,一洗陽關別恨平。濩落枵虛似瓠壺,新添雪鬢與霜須。也知病叟形容變,非是仙儒骨相癯。歲晚山林如自獻,年豐田野亦多娛。無端拙恙妨清樂,未許扁舟到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