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調二首 其二
懶貼泥金剩字。書過空中怪字。
疏略愧半生,不學簪花格字。
機杼。機杼。織就回文錦字。
懶貼泥金剩字。書過空中怪字。
疏略愧半生,不學簪花格字。
機杼。機杼。織就回文錦字。
懶得去貼泥金寫剩下的字,在空中隨意書寫奇怪的字。半生疏懶簡略,很是慚愧,沒學過那簪花般娟秀的字體。織布機啊織布機,織就那蘊含深情的回文錦字。
泥金:用金箔和膠水制成的金色顏料,常用于書畫裝飾。
剩字:剩下未用的字。
怪字:這里指隨意書寫、不同尋常的字。
簪花格字:一種娟秀、柔美的字體風格,如女子簪花般秀麗。
機杼:織布機,也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
回文錦字:東晉蘇蕙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以寄丈夫,后用“回文錦字”指情書或表達深情的文字。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感慨自己半生未在書法等技藝上有所鉆研,同時內心懷有深情,借詩詞抒發情感。也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看到織布機等引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詞主旨在于表達作者對自身半生疏懶的反思以及內心的深情。其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表達含蓄又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暖氣在海棠,幾日發春綠。
桃梨亦含蕾,梧桐漸捎竹。
微微蕙蘭根,郁郁芰荷淥。
感物嘆景遲,憂生傷世速。
緒風送馀雪,新陰待眾木。
忽思鄉國寒,時已換春服。
行云久滯淫,國事有陵谷。
壯歲既屢違,所憂極口腹。
高冠愛戴氣熊熊,百戰居然武士風。
敵愾何知頭盡禿,示威不怕血流紅。
生成敢死靈禽勇,一例狂奔走狗功。
怪底子安曾作檄,鼓他人世決雌雄。
總轡首北極,反登玄冥州。
黑蜧舞我前,梼杌嘯我后。
回車歷太行,詰屈摧我辀。
辀摧馬已瘏,狨貙向我留。
轉顧阻山河,欲濟無輕舟。
九域不能騁,不如事遠游。
遠游何所之,飛駕凌昆丘。
曄曄若木枝,遙觀青云浮。
空城風雨晦如秋,
漠漠長江天際流。
故倚高樓望行色,
南山不見使人愁。
脈脈秦淮道,無言送爾行。
艱危四海闊,去住一身輕。
袞以近需補,官因遠易稱。
悟來萍梗跡,不作別離情。
爭奈舟人貪利涉,
寧知見險卻當需。
指麾非仗仁人力,
顛沛洪濤尾盡濡。
金母云軿宴紫樓,露寒仙掌漢宮秋。笑渠劉徹無仙骨,種得桃成已白頭。
紫霧彤云滃九關,玉庭侵曉引仙班。東皇奏罷回寅疏,放散春光下世間。
西池宴罷夜深歸,風露森森濕羽衣。云外鳳皇棲未穩,一聲鐵笛又驚飛。
拋了天官作散仙,卻來云外種瓊田。洞中日月無拘管,閒引青龍耕翠煙。
一徑松花滿路香,琤琤玉杵搗玄霜。有時騎鶴月中去,流水白云生晚涼。
一笛吹云鶴夜歸,九天清露冷仙衣。琪花千樹風零落,應去人間作雪飛。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朔風灑霰雨,綠池蓮水結。
愿歡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那曉魯公帖,有手且飛觴。觴行更催擘脯,此樂甚堂堂。笑寄鹿皮翁語,乃有神仙上界,欲以汝為糧。玉饌莫深恨,底事不潛藏。
呼畢卓,牽阮籍,態頹唐。百年所得有限,不若醒而狂。熱洛河須痛飲,明日北風大作,結束上平岡。箭作餓鴟叫,袒裼獵黃獐。
一夜云山落枕邊,
布衾清煖得安眠。
五更門外聞朝馬,
始覺清風遠澗泉。
長申直欲摛星斗,吐豪可以吞江山。
短檠分得青藜火,夜照宮墻數仞間。
晨曦入檐水到戶,
老子肉醉人眼寒。
博山一絲坐正穩,
不許童稚褰帷看。
為慕金門來竊窺,三年執戟力云疲。
著書每憶東山好,蘿月冥冥空紫芝。
吾宗羯子清狂甚,笑拂扁舟向我辭。
清夜誰同牛渚泛,早時聞詠女郎詩。
天外涼風吹不絕,馀音長繞鳳凰池。
冰道銀河是耶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屋建瓴高天并瀉,撬因地險虎真飛。
此間盡運降龍木,可戰天門百八回。
玉京曾記擅風流。絲竹按梁州。秋波嬌滴春山淡,金蓮小、肢體輕柔。妝就烏云滿鏡,舞余紅錦纏頭。
繁華一去竟難留。門巷不堪秋。雕鞍游冶歸何處,相思夢、空繞秦樓。腸斷塞鴻北去,傷心江水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