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其四
病骨覺難強,鬢華驚易彫。
壯懷鯨訪李,老習蚓同蕭。
久已思拋笏,悠哉曷泛瓢。
東游穴探禹,西上石賓韶。
病骨覺難強,鬢華驚易彫。
壯懷鯨訪李,老習蚓同蕭。
久已思拋笏,悠哉曷泛瓢。
東游穴探禹,西上石賓韶。
身體抱病感覺難以支撐,驚覺兩鬢的頭發容易變白脫落。壯年時心懷壯志,如巨鯨般尋訪李白那樣的人物;年老后習慣像蚯蚓一樣與蕭散之人相伴。早就想著扔掉笏板辭官,悠然自在地泛舟。想要東去探尋大禹的洞穴,西上以石磬演奏《韶》樂。
病骨:生病的身體。
鬢華:兩鬢的頭發。彫:同“凋”,凋零。
壯懷:壯志。鯨訪李:以巨鯨自比去尋訪李白,形容有遠大抱負去結交賢才。
老習:年老后的習慣。蚓同蕭:像蚯蚓一樣與蕭散之人相處。
拋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板子,拋笏表示辭官。
泛瓢:指悠然自在的生活。
穴探禹:探尋大禹相關的洞穴。
石賓韶:用石磬演奏《韶》樂,《韶》是古代的一種高雅音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此時年老體弱,可能仕途不順或已萌生退意。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相對平穩但個人發展受限的狀態,詩人在經歷了人生起伏后,有了對過去的回顧和對未來生活的新憧憬。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的心境變化,從壯年壯志到老年渴望閑適。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展現人生不同階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和追求。
愁把芳年老狹邪,欲尋鉛汞洗鉛華。西園公子求遺佩,南岳夫人贈紫霞。翠袖正宜過碧海,朱顏偏可餌丹砂。玉聲已奏仙家樂,不向江心抱琵琶。
德星池館五云連,翠管銀罌照綺筵。伶部按歌傳錦瑟,御廚分賜輟金錢。夜看燈月明于晝,人在蓬瀛望若仙。共喜恩波逢圣世,愿將歌頌答韶年。
小蓋高肩翼蔽無,鐘山寺里換籃輿。相逢舉止無羞澀,一段風流似上都。
久歷金門貴,未酬黃屋知。如聞天祿客,抱恨作銘時。
在蝸之角,且托身于此,閒中評泊。王謝舊家新燕子,容我畫堂棲托。東野移居,南禪結衲,苦后聊尋樂。臨江宅子,依稀宋玉搖落。蜀國久已飄零,文翁石室,就近煩斟酌。萬樹芙蓉誰作主,剩得寒煙如幕。康節同窩,休文借榜,老計專吾壑。一杯自勸,酒腸銷盡芒角。
東風吹落瓊花雨,南浦潛生荔子煙。夜久有懷聞獨鶴,春歸無語怨啼鵑。天沈海底涵金鎖,日隱鰲頭頓玉鞭。千尺絲綸萬年井,文園消渴竟誰憐。
兩人斗勝俱夸會,路路相違。子細俟依。劫盡方知解了圍。愚迷不曉雙關意,各自藏機。孰是孰非。卻被傍觀冷笑微。
疏疏枝上發陽和,月冷高臺影在波。留客看花賦詩坐,不須此地有笙歌。
石棧凌云鳥路賒,漢中城府枕三巴。風林落葉猿聲滿,那得行人不憶家。
天地人身體,如何生贅疣。昔年傳息壤,今日見浮丘。陰下何居上,陽剛不制柔。五行精義隱,孰為獻宸旒。
山館夜瀟瀟,天寒酒力消。雁行沖雪斷,燈影隔江遙。渡口人爭岸,船頭客待潮。倦途誰慰藉,風景不相饒。
江頭楊柳舞婆娑,萬馬成群嚙短莎。北客醉中齊拍手,隔船又唱采茶歌。
美人吟苦減腰圍,瘦影竛竮不自支。只有梅花是知己,相逢多在月來時。
數峰煙翠疊黃昏,忽見松間窈窕門。好境未將佳句寫,幽懷先與故人論。隔林每恨音容阻,此夕相逢笑語溫。雪意不成應有月,夜深同看涌金盆。
壺公山色白云齊,一室蕭然隱者棲。短屐每尋芳草路,輕舟時泛木蘭溪。春深綠酒聞鶯語,晝靜玄經落燕泥。欲覓武陵何處所,桃花干樹使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