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云洞
路入東坡道,玲瓏古洞幽。
云飛山欲動,雨過瀑爭流。
峭石撐孤閣,蒼松倚小樓。
文成遺碣在,讀罷暮煙浮。
路入東坡道,玲瓏古洞幽。
云飛山欲動,雨過瀑爭流。
峭石撐孤閣,蒼松倚小樓。
文成遺碣在,讀罷暮煙浮。
沿著通往東坡的道路前行,那精巧的古老山洞顯得格外幽深。云朵飄動仿佛山也要跟著移動,雨停后瀑布競相奔流。陡峭的石頭支撐著孤獨的樓閣,蒼松依偎著小樓。當年文人留下的石碑還在,讀完碑上文字,傍晚的煙霧已緩緩升起。
玲瓏:精巧、精致。
遺碣:遺留下來的石碑。
暮煙:傍晚的煙霧。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飛云洞時,被洞內洞外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飛云洞的美景和人文遺跡,突出了景色的清幽與歷史的厚重。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動靜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審美情趣。
蒲席乘風健,江潮帶雨渾。
樹余梢纜跡,崖有刺篙痕。
酒酹湘君廟,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無處采芳蓀。
身似頭陀不出家,杜陵歸老有桑麻。
茶煎小鼎初翻浪,燈映寒窗自結花。
殘藥漸離愁境界,亂書重理淡生涯。
等閑一事還超俗,斷紙題詩字亂斜。
書生賦命艱,舉步得憂患。敢論得意事,一笑亦有限。
南征度閩嶺,西戍歷蜀棧。吳江聽唳鶴,淮浦送歸雁。
歸來耕故山,暮雨泥沒骭。群鴉下空陂,黃犢鳴絕岸。
索飯閔兒啼,乞墦虞妾覸。一裘三十年,破裂不受綻。
欲添一把茅,百計亦未辦。大兒急親養,辛苦就遠宦。
間出冒虜塵,短甲中夜擐。小兒奉親歡,野果采溪澗。
勉使就微祿,未對涕先潸。觀汝兄弟意,豈復厭藜莧。
兄歸弟不出,定省同夜旦。
不求奇骨可封侯,但喜枯腸不貯愁。
數點殘燈沽酒市,一聲柔櫓采菱舟。
元知澤國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
歸過三更風露重,紗巾剩覺發颼飗。
萬古無窮夢,余年欲散云。
身雖迫衰謝,學未廢鉏耘。
開卷多新得,逢人有舊聞。
伏生雖九十,猶冀與斯文。
小市朝行藥,明燈夜讀書。
雖殊帶箭鶴,要是脫鉤魚。
有飯已多矣,無衣亦晏如。
堅頑君勿怪,豈失遂吾初。
蒼筠如蒼玉,鄉是磵壑姿。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
東園二畝地,重重作藩籬。
我豈婦女哉,避客門不窺。
要當盡徹去,來往無它歧。
飯罷忌久坐,時須曳筇枝。
天遠不可問,將如此老何。
老驚詩思退,貧欠藥錢多。
剡縣尋僧宿,桐江買酒歌。
市橋新柳色,又是一年過。
新作地爐成,蓬窗亦自明。
油香蕎餌脆,人靜布機鳴。
縣吏催科簡,豪家督債輕。
小康何敢望,生計且支撐。
一病輒兼旬,百憂集雙鬢。
藥裹堆床滿,生意垂欲盡。
時聞雀翻更,頻看燈落燼。
平生學六經,白首頗自信。
拳拳服仁義,念念去驕吝。
所覬未死間,猶有分寸進。
我夢舉有司,雞唱起裹飯。
又夢趁早朝,漏舍坐待旦。
既寤兩無有,撫枕徒浩嘆。
今雖去為農,飯牛亦夜半。
何曾得放慵,美睡到日旰。
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難。
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
譬如東周亡,豈復須大疾。
懶惰已廢書冊久,病來亦復疏杯酒。
軔車小住固自佳,拂袖便行亦何有。
下床擁火暖有余,咸豆數粒粥一盂。
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墮齒染白須。
天地新秋入苦吟,詩書萬古付孤斟。
愛君憂國孤臣淚,臨水登山節士心。
只嘆鼻端無妙斲,豈知弦外有遺音。
剡中勝踐今猶昔,安得高人支道林。
斯世本無事,古人誰與歸。
屏除閑麈尾,收拾舊蓑衣。
浩浩觀空劫,拳拳訟昨非。
云開天萬里,遼鶴正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