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四
嘆息茶山識面遲,經過舊宅恨推移。
聽泉尚想甘瓢樂,撫竹如親與物離。
千首未多行世集,數篇才刻住山詩。
屬君勉力任茲事,吾道祇今棼若絲。
嘆息茶山識面遲,經過舊宅恨推移。
聽泉尚想甘瓢樂,撫竹如親與物離。
千首未多行世集,數篇才刻住山詩。
屬君勉力任茲事,吾道祇今棼若絲。
遺憾與茶山先生相見太遲,路過他的舊宅,悔恨時光推移人事變遷。聽著泉水聲,還能想象他用甘瓢飲水的快樂,撫摸竹子,就好像親身感受到他與外物的超脫。他上千首詩還未廣泛流傳于世,僅有數篇刻成了住山詩。囑托你努力承擔起傳播他作品的事,如今我們所崇尚的道已紛亂如絲。
茶山:指曾文清公曾幾,號茶山居士。
推移:指時光流逝,人事變遷。
甘瓢樂:用甘瓢飲水的快樂,體現一種淡泊的生活情趣。
與物離:與外物超脫、不執著。
行世集:在世間流傳的詩集。
住山詩:可能指曾幾在山中居住時創作的詩。
吾道:指詩人所崇尚的道德、學說等。
棼若絲:像亂絲一樣紛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曾幾是南宋詩人,在當時有一定的文學影響力。詩人路過曾幾舊宅,可能感慨時光流逝,曾幾的作品未得到很好的傳播,而當時社會文化等方面或許也存在一些問題,詩人因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曾幾的懷念和對其作品流傳情況的關注,同時流露出對“吾道”現狀的憂慮。它體現了詩人對文學傳承和道德弘揚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文化氛圍和文人的責任感。
江梅吐出五花新,綽約林間早占春。多謝天公孕佳實,中心渾是那仁仁。冰魂玉質映霜林,四月飛成點點金。遙想清香能止渴,應知此意可為霖。傅巖人起應旁招,道德光明相業高。試問當年調鼎事,非梨非栗不能桃。
兩處沈吟各自知。當初不合種相思。綠絲低拂鴛鴦浦,春點疏梅雨后枝。歡未足,夜何其。阿瓊羞里弄妝遲。多情須問梁間燕,誰識三生杜牧之。
東風隨處有亭臺,寺古無僧花也開。一百五日逢寒食,三十二相禮如來。珠池寶地都成劫,漢隴秦封且輿杯。石火雷光只如此,白楊何事起愁哀。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飛止。黃鵠飛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飛從雌視子。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堯羊飛從王孫行。
鶯花三月揚州路,傍母東征覲父官。作伴青衫供色笑,如云綠發襯斑斕。后生滿眼應誰畏,門第當時亦不寒。官署日長閒展卷,中郎有眼在毫端。
山人報我得古木,芳脂滴血楩楠香。萬牛直驅萬仞表,青銅古石盤穹蒼。風雷有時戰斤斧,氤氳融液成文章。千年魑魅遞呵守,精靈上應青龍光。孤根正爾中隆棟,況有岐干堪修梁。沖濤逆浪獻大內,天顏一笑嗟貞良。左繩右引足藝巧,涂金抹綵仍煇煌。清絲妙竹被落宴,子孫千億歌斯干。諦思物理煞有數,短篇未竟還悽傷。磻溪不遇老漁死,楠乎幸免同枯楊。愿言勿撓保終吉,不然群木徒圓方。
禺君非不好,短棹信遲遲。一報佳人待,如聞靈管吹。參差諸翠合,輕駛并云移。莫以此時興,方子遠道思。
斯筼非俗本,清韻古今同。渭上曾千畝,房邊又一叢。月生金散亂,風過玉玲瓏。勁節尤宜晚,青青雨露中。
浩劫終期滅累塵,去來爾汝亦何因。空潭秋水深千尺,照見人間未了身。
巷尾街頭斗雀牌,深宵賭局再三開。稚兒扶案旁觀久,要與阿爺戰一回。
東山遙望起煙濤,斗氣瀧聲一并高。黃菊偏宜今日酒,紫云先兆昔年刀。栽成桐樹棲鸞翼,煮老丹砂變鶴毛。更省俸錢供布地,紺宮長此祝僧袍。
旗聲不斷鼓聲催,堤柳陰濃野色開。今日客衣何事凈,京塵不肯出城來。
七洞天邊路未遙,松風亭下草蕭蕭。使君鮑靚能開社,倦客相如早見招。九日有花霜欲降,萬峰環水雨初消。知君湖上添歸興,家近馀杭第六橋。
老翁還作小兒情,手種芭蕉為雨聲。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徹照軒楹。
夢中得句事希奇,醒后追思足解頤。十載耽吟無進步,轉從幻境識天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