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詠為顧玄言賦十八首 其一 顧令公祠
靈源蔽芾樹,
慶自神君貽。
祠下繁簪弁,
來歌祖德詩。
靈源蔽芾樹,
慶自神君貽。
祠下繁簪弁,
來歌祖德詩。
靈源之地有枝葉茂盛的樹木,這份福澤是由賢明的神君所賜予。祠堂下聚集著眾多官員,他們前來吟唱贊頌祖先功德的詩歌。
靈源:可能指特定的地名或有靈性的水源之地。
蔽芾(bì fèi):形容樹木枝葉茂盛。
神君:對賢明官員的尊稱,這里可能指顧令公。
貽(yí):賜予,遺留。
簪弁(zān biàn):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員。
此詩為顧玄言而作,顧令公可能是顧氏家族中有功績、受尊崇的人物。當時人們為紀念顧令公建立祠堂,作者看到祠下眾人緬懷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顧令公的功績和祖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對賢明人物的敬重和紀念文化。
鐘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
妒他心似火,欺我鬢如霜。
慰老資歌笑,銷愁仰酒漿。
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須狂。
茂苑綺羅佳麗地,
女湖桃李艷陽時。
心奴已死胡容老,
后輩風流是阿誰。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窮通時不定,苦樂事相和。
東蜀歡殊渥,西江嘆逝波。
只緣榮貴極,翻使感傷多。
行斷風驚雁,年侵日下坡。
片心休慘戚,雙鬢已蹉跎。
紫綬黃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將榮補貼,愁用道銷磨。
外府饒杯酒,中堂有綺羅。
應須引滿飲,何不放狂歌。
錦水通巴峽,香山對洛河。
將軍馳鐵馬,少傅步銅駝。
深契憐松竹,高情憶薜蘿。
懸車年甚遠,未敢故相過。
去歲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歲暮春上巳,丞相府歸晉國,太行山礙并州。
鵬背負天龜曳尾
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休明值堯舜,勛業過蕭曹。
始擅文三捷,終兼武六韜。動人名赫赫,憂國意忉忉。
蕩蔡擒封豕,平齊斬巨鼇。兩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濤。
寵重移宮龠,恩新換閫旄。保厘東宅靜,守護北門牢。
晉國封疆闊,并州士馬豪。胡兵驚赤幟,邊雁避烏號。
令下流如水,仁沾澤似膏。路喧歌五袴,軍醉感單醪。
將校森貔武,賓僚儼雋髦。客無煩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臺駘助,魂亡獫狁逃。德星銷彗孛,霖雨滅腥臊。
烽戍高臨代,關河遠控洮。汾云晴漠漠,朔吹冷????。
豹尾交牙戟,虬須捧佩刀。通天白犀帶,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銀含鑿落盞,金屑琵琶槽。
遙想從軍樂,應忘報國勞。紫微留北闕,綠野寄東皋。
忽憶前時會,多慚下客叨。清宵陪宴話,美景從游遨。
花月還同賞,琴詩雅自操。朱弦拂宮征,洪筆振風騷。
近竹開方丈,依林架桔槔。春池八九曲,畫舫兩三艘。
徑滑苔黏屐,潭深水沒篙。綠絲縈岸柳,紅粉映樓桃。
為穆先陳醴,招劉共藉糟。舞鬟金翡翠,歌頸玉蠐螬。
盛德終難過,明時豈易遭。公雖慕張范,帝未舍伊皋。
眷戀心方結,踟躕首已搔。鸞皇上寥廓,燕雀任蓬蒿。
欲獻文狂簡,徒煩思郁陶??蓱z四百字,輕重抵鴻毛。
錯落復崔嵬,蒼然玉一堆。峰駢仙掌出,罅坼劍門開。
峭頂高危矣,盤根下壯哉。精神欺竹樹,氣色壓亭臺。
隱起磷磷狀,凝成瑟瑟胚。廉棱露鋒刃,清越扣瓊瑰。
岌嶪形將動,巍峨勢欲摧。奇應潛鬼怪,靈合蓄云雷。
黛潤沾新雨,斑明點古苔。未曾棲鳥雀,不肯染塵埃。
尖削瑯玕筍,洼剜瑪瑙罍。海神移碣石,畫障簇天臺。
在世為尤物,如人負逸才。渡江一葦載,入洛五丁推。
出處雖無意,升沉亦有媒。拔從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對稱吟詩句,看宜把酒杯。終隨金礪用,不學玉山頹。
疏傅心偏愛,園公眼屢回。共嗟無此分,虛管太湖來。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
簷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
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
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
交游諸長老,師事古先生。
禪后心彌寂,齋來體更輕。
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
蒙以聲聞待,難將戲論爭。
虛空若有佛,靈運恐先成。
凄凄苦雨暗銅駝,裊裊涼風起漕河。
自夏及秋晴日少,
賴有杯中神圣物,百憂無奈十分何。
吾衰寡情趣,君病懶經過。
其奈西樓上,新秋明月何。
庭蕪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況是初長夜,東城砧杵多。
舊有潢污泊,今為白水塘。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暮去朝來無歇期,炎涼暗向雨中移。
夜長只合愁人覺,
無憂無病身榮貴,何故沉吟亦感時。
管妙弦清歌入云,
老人合眼醉醺醺。
誠知不及當年聽,
猶覺聞時勝不聞。
玉管清弦聲旖旎,翠釵紅袖坐參差。
兩家合奏洞房夜,人間歡樂無過此,上界西方即不知。
窗明簾薄透朝光,臥整巾簪起下床。
背壁燈殘經宿焰,
一部清商一壺酒,與君明日暖新堂。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