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魏風·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砍伐檀樹聲坎坎啊,把它放在河岸上啊。河水清清微波蕩啊。不播種來不收割,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你家滿院掛豬獾啊?那些老爺君子啊,不會白吃閑飯啊!砍伐檀樹做車輻啊,把它放在河邊上啊。河水清清直流淌啊。不播種來不收割,為何三百捆禾要獨吞啊?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你家滿院掛大獸啊?那些老爺君子啊,不會白吃飽飯啊!砍伐檀樹做車輪啊,把它放在河岸邊啊。河水清清起波紋啊。不播種來不收割,為何三百捆禾要獨吞啊?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你家滿院掛鵪鶉啊?那些老爺君子啊,不會白吃美餐啊!
坎坎:象聲詞,伐木聲。
干:水邊。
漣猗:風吹水面形成的波紋。
稼:播種。穡:收獲。
廛:束。
縣:同“懸”,懸掛。貆:豬獾。
素餐:白吃飯。
輻:車輪上的輻條。
億:束。
特:三歲大獸。
漘:水邊。
淪:小波紋。
囷:束。
飧:熟食。
《伐檀》創作于春秋時期的魏國。當時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奴隸主貴族不勞而獲,殘酷剝削勞動人民。這首詩正是勞動者對這種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憤怒控訴,反映了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
這首詩主旨是揭露剝削者不勞而獲的本質,表達勞動者的不平。其突出特點是重章疊唱和反問手法的運用。它是《詩經》中反映社會矛盾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批判現實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紅日初醒睡起遲,捲簾朱戶暖煙披。鴻飛目斷云山遠,鶴伴人閒曉枕欹。松雪覆階清入畫,竹風鳴院靜吟詩。東窗爛影移霞綵,蓬發短歌酣酒卮。
蕭蕭清磬出云遲,月死空林日氣微。重過紫芝山下路,壞橋燈火照人衣。
不忮不求不怨,何思何慮何營。欲界誰人滿愿,翛然與物無爭。
自稱居士擬香山,只影江湖得暫閑。大隱可能追褦襶,小亭聊欲對孱顏。持杯有月同歌舞,策杖無人共往還。聞道修篁解新籜,密遮門徑不須刪。
看盡云山此杖藜,布袍隨意坐山溪。心無困擾柴關迥,夢有馀閒野鳥啼。囊里桐音多舊譜,巖前樹色試新題。美人望望家何在,流水橋東竹塢西。
杳芳痕、端陽時節,名園故事沉沉。社壇尊祭酒,翠屏紅灺,暗度金針。夢回春漸遠,恁偕將、冷趣重尋。嘆睡里溪山,笛邊幾度登臨。青禽。殷勤待寄,無人處、答和琴心。蕩懷隨岸柳,一池晴綠暖,洗盡塵襟。歡游從杖履,小流連、相與叢陰。但暗斂、斜陽望眼,獨自微吟。
珍珠簾逗銀蟾光,葳蕤繡帳垂蘭堂。阿儂不似青樓娼,也學搊箏來奉郎。弦聲未和頻促柱,更啟櫻唇歌白苧。瓊筵酒薦鯉魚尾,洞房夜燒燈燄紫。翠被疊床春薿薿,骨醉錦鴛嬌不起。花梢香露撲窗紗,一任井闌啼曙鴉。
無邊枯草,千山落木,黃昏一陣西風。豪興漸衰,詩情日減。應難作個詩翁。新恨一重重,恨相思未了,綺夢無蹤。萬里煙波,夕陽難照海云東。西園落盡疏桐。見流天孤月,渡海征鴻。休怪暮潮。濤聲怒吼,飛花直上遙空。長怪是初冬。有幾枝桃蕊,幾樹丹楓。不耐凄涼,者般時候向人紅。
筆下筼筜有谷,胸中清渭成川。為問湖州老可,何如赤壁坡仙。
雍雍池中雁,飲啄得其時。夕息藉芳蓀,朝游蔭階基。仰視云間翼,嗷嗷西南飛。朔風摧羽翰,嚴霜下霏霏。辛苦萬里道,所免寒與饑。倘垂終養惠,豈樂衡陽棲。朝出上東門,遙望北邙墳。凄凄挽者歌,咽咽喪車輪。旌竿日日滿,碑碣朝朝新。昨來送葬人,忽奄及其身。朝為席上珍,暮為泉下塵。唶哉當路子,為樂須及辰。有金不趣賣,當為誰所吝。
進道須憑篤志,收心慎勿狂游。聽予苦口勸同流。莫待因循皓首。綠發朱顏易改,青春白晝難留。爭如速悟便回頭。認取忠言善誘。
搔困麻仙爪,含暄忍客衣。夜長窗月露成幃。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
石罅透出垣,分流曲似蚖。風文行翠縠,云影動朱幡。香欲傳僧供,清能滌世煩。志公如可起,一笑問靈源。
去鄉已百里,避地何時轉。歷歷墟里殊,稍稍語音變。妖狐似鬼啼,落日人煙遠。遙睇層峰高,平地是交戰。流水為誰哀,嗚咽相迎餞。
弄罷素琴看鶴舞,歌殘空谷聽鶯啼。蒼苔細數閒花落,白晝清眠春草萋。云去云來滄海上,日生日落翠屏西。悠悠野鹿乾坤老,垂白無心更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