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卷中韓子蒼梅花三首 其三
國香傾國色,天質殆天憐。
含笑冰崖側,無言石瀨濺。
湘娥愁暮倚,孫令馥終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國香傾國色,天質殆天憐。
含笑冰崖側,無言石瀨濺。
湘娥愁暮倚,孫令馥終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這梅花有著傾國的香氣和姿色,天生的資質大概是上天憐惜賦予的。它含笑在冰崖一側,默默無言,任憑石上急流飛濺。像湘水女神在暮色中哀愁倚靠,又如孫令君的香氣彌漫整個筵席。夜晚燃著眾多松明,梅花的姿容更加嬌艷。
國香傾國色:形容梅花香氣和姿色絕美。國香,指極香的花,常喻指梅花。傾國,形容女子容貌極美,這里形容梅花。
殆:大概。
石瀨:石上的急流。
湘娥:湘水女神。
孫令:指晉代的孫綽,善寫文章,這里可能借指梅花香氣如孫綽文章般美好。
卜夜:指夜以繼日地宴樂。松炬:松明。
玉容:指梅花的姿容。
韓子蒼即韓駒,是北宋末南宋初詩人。此詩為和韓駒梅花詩而作。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當時社會處于動蕩變革時期,文人常借梅花表達自身的品格追求和情感。詩人看到韓駒的梅花詩后,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可能借梅花抒發(fā)自己在亂世中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美麗。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運用擬人、用典等手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借物抒情、唱和詩詞的文學風氣。
日掩鴻都夕,河低亂箭移。
蟲飛明月戶,鵲繞落花枝。
蘭襟帳北壑,玉匣鼓文漪。
聞有啼鶯處,暗幄曉云披。
紅爐煖閣佳人睡,隔簾飛雪添寒氣。
小院奏笙歌,香風簇綺羅。
酒傾金醆滿,蘭燭重開宴。
公子醉如泥,天街聞馬嘶。
雙玉斗,百瓊壺,佳人歡飲笑喧呼。
麒麟欲畫時難偶,鷗鷺何猜興不孤。
歌婉轉,醉模糊,高燒銀燭臥流蘇。
只銷幾覺懵騰睡,身外功名任有無。
求仙去也,翠鈿金箆盡舍,入嵒巒。
霧卷黃羅帔,云雕白玉冠。
野煙溪洞冷,林月石橋寒。
靜夜松風下,禮天壇。
宿鶯啼,鄉(xiāng)夢斷。春樹曉朦朧。
殘燈和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
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
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廟前。
一方卵色楚南天,數(shù)行斜雁聯(lián)翩。
獨倚朱闌情不極,魂斷終朝相憶。
兩槳不知消息,遠汀時起???。
求君心,風韻別,渾似一團煙月。
歌皓齒,舞紅籌,花時醉上樓。
能婉媚,解嬌羞,王孫忍不攀留。
惟我恨,未綢繆,相思魂夢愁。
黛薄紅深,約掠綠鬟云膩。小鴛鴦,金翡翠,稱人心。
錦鱗無處傳幽意,海燕蘭堂春又去。隔年書,千點淚,恨難任。
渚蓮枯,宮樹老,長洲廢苑蕭條。
想像玉人空處所,月明獨上溪橋。
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
一片風流傷心地,魂銷目斷西子。
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物華空有舊池塘,不逢仙子,何處夢襄王。
珍簟對欹鴛枕冷,此來塵暗凄涼。欲憑危檻恨偏長,藕花珠綴,猶似汗凝妝。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處,醮壇開。
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
步虛聲縹緲,相像思徘徊。
曉天歸去路,指蓬萊。
紫陌青門,三十六宮春色。御溝輦路暗相通,杏園風。
咸陽沽酒寶釵空,笑指未央歸去。插花走馬落殘紅,月明中。
鶯啼燕語芳菲節(jié),瑞庭花發(fā)。
昔時歡宴歌聲揭,管弦清越。
自從陵谷追游歇,畫梁塵黦。
傷心一片如珪月,閑鎖宮闕。
翠眉雙臉新妝薄,幽閨斜卷青羅幕。
寒食百花時,紅繁香滿枝。
雙雙梁燕語,蝶舞相隨去。
腸斷正思君,閑眠冷繡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