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來青軒
已覽香山勝,還尋勝地眠。
陰崖連戶竹,疏磬出山煙。
月色緣階上,泉聲到枕邊。
夜來魂夢冷,身在白云巔。
已覽香山勝,還尋勝地眠。
陰崖連戶竹,疏磬出山煙。
月色緣階上,泉聲到枕邊。
夜來魂夢冷,身在白云巔。
已經游覽了香山的美景,又尋覓到這處勝地來安眠。背陰的山崖邊,竹子挨著門窗;稀疏的磬聲,從山間煙霧中傳來。月色沿著臺階漫上,泉聲一直傳到枕邊。夜里夢中都覺寒冷,原來自己正身處白云繚繞的山巔。
香山:詩中游覽之地。
陰崖:背陰的山崖。
疏磬:稀疏的磬聲,磬是一種打擊樂器,寺廟常用。
緣:沿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覽香山時,被山間清幽的環境所吸引,于是夜宿此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放松的心境,想要遠離塵世紛擾,享受大自然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間夜宿的清幽體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通過多種感官描寫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想見北巖云錦堆,野花如雪照人開。云峰寺里啼鶯早,定約清明載酒來。
動若出山云,止如居谷神。無心千種用,有應十方真。通氣相煩鼻孔,說禪不掛口唇。誰知默默坐中意,長養曇華劫外春。
金波洗眼送流年,石假山頭鏡影圓。絲鬢暗驚行樂地,竹簾高捲未云天。匏成濩落堪豪飲,土不塵埃合肆筵。革鼓鼕鼕宮漏杳,木犀花底興方偏。
公子翩翩間世才,少年聲譽重南垓。未聞襲爵朝天闕,忽報修文入夜臺。五色鳳雛摧羽翮,萬金龍劍委塵埃。傷心忍過曾游處,無復花前共酒杯。
歲暮歸舟一葉輕,歌殘酒罷淚雙傾。灘聲不是無情思,嗚咽隨君為送行。
歲事崢嶸際,空囊羞澀間。無錢惟縮手,有酒亦開顏。守臘梅花老,迎春鳥語還。眼前不用買,明月與青山。
孝熙嚴祖,師象敬宗。惟皇肅肅,有來雍雍。雕梁霞復,繡橑云重。觀德自感,奉璋伊恭。彝斝盡飾,羽綴有容。升歌發藻,景福來從。
先隴比如何,新年重一過。風迎人意好,春入鳥聲和。畎畝因時勸,松楸趁暖科。公馀私遂及,吾幸比為多。
火食非初志,衣塵每自哀。危途觸滟滪,歸興薄蓬萊。逋客傳琴調,高僧乞藥栽。人間豈不好,病眼自慵開。苦雨無時止,幽人空復情。少眠知夜永,久病喜秋清。螢傍疏簾度,蛩依壞甃鳴。流年那可挽,又見曉窗明。獨立離人境,幽居察物情。蟻知軍陣法,蟲作緯車聲。身老惟貪睡,兒癡亦惰耕。騰騰復兀兀,何以報時平。寓世久成贅,忘家生若浮。安能三太息,惟有四宜休。屋壞無全堵,船輕每信流。鴟夷幸無恙,賴爾可消憂。
澄波練凈天同色,萬仞蒼山垂絕壁。丹楓白榆相映寒,一片秋光九江碧。溶溶漾漾何時休,寥寥漠漠湘潭游。夕陽欲落未落處,都是人生離別愁。杜陵老病孤舟遠,瘦影臨江衣帶緩。時平結伴好還鄉,野渡無人天又晚。乘桴擊楫事堪嗟,錦纜牙檣不到家。天風去順來還便,高興還須八月槎。
章身多愛錦衣鮮,窄袖長裾領自圓。袍褲暑天齊尚白,腰間猶系一條棉。
墨華朝爽露英英,詩思如云酒膽并。至竟人間難比似,容他留伴許飛瓊。
這樣師僧,面目可憎。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虛空闊無工夫掛劍,滄海深有伎倆挑燈。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棱。入閩借問,何如個能。
祖龍火中書作堆,阿房相繼為塵灰。九旬老儒食漢粟,元自咸陽坑外回。向來傳道心自許,挾書律在無儔侶。太常掌故來何遲,舌固猶存難正語。閨中弱息諳圣謨,口相授受曾何拘。刪書門下誰復在,一女擬當三千徒。掌故心神只方策,耳目何嘗滯聲色。楚國雖亡見倚相,孔堂未上聞金石。謾道方言多異同,濟南不與穎川通。子襄科斗人不識,考論文義終誰功。天為斯文存一線,漢人及見先生面。吾今尚恨禮殘樂不傳,當時試問寧徒然。
一入都門三十年,秋風歸興忽翻然。久供尚藥回天眷,剩有良方與世傳。白發光陰閒后好,青山杖屨醉來便。門前瀫水深如許,流澤應同橘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