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石城
浪信人言豈盡然,蓬萊元自屬神仙。
海浮沆瀣斟初滿,天放嬋娟賞最先。
草木已非王虺路,衣冠全別尉陀年。
昨來盡讀騷人賦,最愛長沙第一篇。
南北東西幾謫仙,小臣獨荷主恩偏。
疏狂言語施行半,簡靖衙門偃仰便。
旋織藥籠供檢討,剩開花徑待旬宣。
老親莫謾憂邊遠,此去分茅更一千。
浪信人言豈盡然,蓬萊元自屬神仙。
海浮沆瀣斟初滿,天放嬋娟賞最先。
草木已非王虺路,衣冠全別尉陀年。
昨來盡讀騷人賦,最愛長沙第一篇。
南北東西幾謫仙,小臣獨荷主恩偏。
疏狂言語施行半,簡靖衙門偃仰便。
旋織藥籠供檢討,剩開花徑待旬宣。
老親莫謾憂邊遠,此去分茅更一千。
人們傳言哪能全是真的,蓬萊本就屬于神仙之地。海上霧氣如美酒初斟滿杯,天空先放出明月供人欣賞。這里的草木已不是王虺所行之路的模樣,人們的穿戴也和尉陀時代完全不同。昨天讀遍了文人騷客的賦,最愛賈誼那《吊屈原賦》。南北東西有多少被貶謫的仙人,我獨自承受主上格外的恩寵。我那些狂放的言論已部分施行,衙門政務清閑,我生活自在。我很快編織藥籠供人查閱,開辟花徑等待皇帝的使者。老母親不要為我遠在邊地擔憂,這次去任職封地更大了。
浪信:隨意相信。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露水。
嬋娟:指月亮。
王虺(huǐ):大蛇。
尉陀:即趙佗,秦朝將領,后在嶺南建立南越國。
騷人賦:指文人的辭賦。
長沙第一篇:指賈誼的《吊屈原賦》,賈誼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
謫仙:被貶謫的仙人,這里指被貶的文人。
主恩偏:受到君主特別的恩寵。
疏狂:狂放不羈。
簡靖:政務清閑。
偃仰:安居,游樂。
藥籠:比喻儲備人才的地方。
檢討:查閱。
旬宣:指帝王的使者。
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謫仙”“主恩偏”等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被貶到石城任職,然而又受到君主一定的恩寵。當時石城可能處于相對偏遠之地,文化和環(huán)境與中原有所不同。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初到石城的所見所感,展現(xiàn)了當?shù)氐莫毺仫L貌和歷史變遷。其特點是融合奇幻與現(xiàn)實、歷史與當下,情感豐富且表達樂觀。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詩人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文化底蘊。
自聞東蜀病,唯我獨關情。
若近長江死,想君勝在生。
瘴蒸丹旐濕,燈隔素帷清。
冢樹僧栽后,新蟬一兩聲。
玉皇恩詔別星班,去壓徐方分野間。
有鳥盡巢垂汴柳,無樓不到隔淮山。
旌旗漸向行時擁,案牘應從到日閑。
想憶朝天獨吟坐,旋飛新作過秦關。
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
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
末路思前侶,猶為戀故巢。
江山多勝境,賓主是貧交。
飲舫閑依葦,琴堂雅結茅。
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
紫詔征賢發(fā)帝聰,繡衣行處撲香風。
鶚歸秦樹幽禽散,星出吳天列舍空。
捧日思馳仙掌外,朝宗勢動海門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諸侯合避驄。
帝念瓊枝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
鸞從闕下雖辭侶,鴈到江都卻續(xù)行。
煙月一時搜古句,山川兩地植甘棠。
即看龍虎西歸去,便佐羲軒活萬方。
野亭歌罷指西秦,避俗爭名興各新。
碧帶黃麻呈縹緲,短竿長線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曉騎齊驅九陌塵。
可惜人間好聲勢,片帆羸馬不相親。
七子風騷尋失主,五君歌誦久無聲。
調和雅樂歸時正,澄濾頹波到底清。
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驚。
葉公好尚渾疎闊,忽見真龍幾喪明。
謝家山水屬君家,曾共持鉤擲歲華。
竹里竹雞眠蘚石,溪頭???踏金沙。
登樓夜坐三層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風動歸思,滿船涼葉在天涯。
荊州未解圍,小縣結茅茨。
強對官人笑,甘為野鶴欺。
江春鋪網(wǎng)闊,市晚鬻蔬遲。
子美猶如此,翻然不敢悲。
故鄉(xiāng)朝夕有人還,欲作家書下筆難。
滅燭何曾妨夜坐,傾壺不獨為春寒。
遷來鶯語雖堪聽,落了楊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輪長在桂珊珊。
東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插翠微。
人在下方?jīng)_月上,鶴從高處破煙飛。
巖深水落寒侵骨,門靜花開色照衣。
欲識蓬萊今便是,更于何處學忘機。
每思聞凈話,雨夜對禪床。
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
孤云終負約,薄宦轉堪傷。
夢繞長松塔,遙焚一炷香。
低著煙花漠漠輕,正堪吟坐掩柴扃。
亂沾細網(wǎng)垂窮巷,斜送陰云入古廳。
鎖卻暮愁終不散,添成春醉轉難醒。
霽來還有風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傳聞殊不定,鑾輅幾時還。
俗易無常性,江清見老顏。
夜船歸草市,春步上茶山。
寨將來相問,兒童競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