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臨城公廨壁
車馬所不到,山墻帶女蘿。
逼城河力大,吊古鬼雄多。
吏向雅前散,官于枕上過。
爽亭碑尚在,剔蘚一摩挲。
車馬所不到,山墻帶女蘿。
逼城河力大,吊古鬼雄多。
吏向雅前散,官于枕上過。
爽亭碑尚在,剔蘚一摩挲。
這里車馬難以到達,山墻攀附著女蘿。臨近城池,河水力量強大;憑吊古跡,感覺有眾多英靈。官吏在衙門前散去,官員在枕上度過時光。爽亭的碑還在,我拂去苔蘚摩挲一番。
公廨:官署,衙門。
女蘿:一種植物,常攀援在別的樹木或墻壁上。
吊古:憑吊古跡。
摩挲:用手撫摸。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任職或路過臨城公廨時,被這里清幽的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所觸動,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臨城公廨的環境與歷史遺跡,展現出一種寧靜、古樸的氛圍。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官署的風貌和文人的心境。
塞外亦團圓,道古情乃至。宛然一家人,刬卻流離意。薄暮各言歸,一一邊愁起。
桃花落后燕雙飛,三度清明換客衣。猶有江南故鄉夢,起尋楊柳插朱扉。異鄉多病復誰憐,怕見清明二月天。雪白吳兒解歌舞,羨他攜手上湖船。
朝泰折,朝泰折,玉輅自天臨。五岳百靈齊獻瑞,川侯海伯盡輸琛。后土鑒皇心。
夢中化卵裹黃晶,一似人身天賦成。薄薄性苞才著力,翻翻輪轉乃緣情。儒言盡欲期無欲,佛說無生始盡生。憂患鬼神何足感,長明如月不重明。
幽棲籬落野橋東,多種蕓香與桂叢。童冠沂雩春杳靄,吾伊燈火夜玲瓏。一從黃榜蜚聲遠,幾度青山入夢濃。幼學壯行男子事,留傳冰檗滿花封。
去歲茲辰侍未央,聽雞簪紱入班行。鉤陳甫輯諸侯瑞,便殿旋披講幄章。持節幾旬違鷺侶,驅車何地不羊腸。扁舟又喜春風好,回首鶯花望帝鄉。
溪山多勝事,詩酒辨清游。主人為我,增葺臺榭足凝眸。髣髴玉壺天地,隱見瀛洲風月,千首傲王侯。誰與共登眺,公子氣橫秋。記當年,曾共醉,庾公樓。一杯此際,重話前事逐東流。多謝兼金清唱,更擬重陽佳節,挼菊任扶頭。但愿身長健,浮世拚悠悠。
心問身云何宴然,春晨啼鳥尚高眠。饒君安逸君知否,不遂公車已一年。
不見先生已六年,湖團只是舊山川。我攜茗酒奠荒草,寒雨吹風淚濕煙。
伏雨去來急,壟頭收種忙。樹高蟬愈噪,人倦影偏長。稚手破新繭,衰肩沉夕陽。居家多老弱,詎奈半拋荒。
浮碧亭前湖水平,拍檻呼酒雙眼明。青天不動釣絲捲,白魚入手漁舠輕。悲風萬里動南紀,落日一望搖東瀛。沙鷗野鶩少機事,道人亦有滄洲情。
桃花紅,李花白,東君怯寒辨未得。且令蝴蝶舞三臺,啄木和成十八拍。呵呵呵,可憐陌上游人,開眼堂堂著賊。
萬馬奔騰際,正秋高楓丹菊紫,藍空如洗。文界三千英與杰,云集京華勝地。這盛況,古今稀比。回首十年龍漢劫,更教人,胸次交悲喜。爭四化,共擎臂。文場往事分明記。溯當年新邦初建,劇崇文藝。大會宏羅南北士,我亦榮參末議。最難忘殷殷策勵。今日重來頭已白,騁霜蹄,肯讓追風驥。看晚景,夕陽麗。
全清絕點號陽晶,才有纖瑕便屬陰。多少神仙皆不說,誰人肯向此留心。
御座垂簾繡額單,冰山重疊貯金盤。玉清迢遞無塵到,殿角東西五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