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詠臘梅
縱橫老干蒼如鐵。因何亂點黃金屑。
看到素心開。黃金買不來。
道妝相似否。更比梅花瘦。
一事不如梅,天寒有鶴陪。
縱橫老干蒼如鐵。因何亂點黃金屑。
看到素心開。黃金買不來。
道妝相似否。更比梅花瘦。
一事不如梅,天寒有鶴陪。
縱橫交錯的老枝干,顏色蒼黑如鐵。不知為何上面亂點著如黃金碎屑般的花朵。看到那素心臘梅開放,即便用黃金也買不來。它的樣子和道士的妝容是否相似呢?比梅花更加清瘦。有一點比不上梅花,就是天寒時沒有仙鶴相伴。
縱橫:形容枝干交錯的樣子。
蒼如鐵:顏色蒼黑如同鐵一般。
黃金屑:比喻臘梅的花朵。
素心:指素心臘梅,花瓣淡黃,心潔白。
道妝:道士的妝容,這里形容臘梅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冬季,詞人看到臘梅開放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平常,詞人借詠臘梅來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
這首詞主旨是詠嘆臘梅,突出其獨特的外形和高潔的品格。特點是善用對比和形象的比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對自然事物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一帶嵐煙澹曉秋,原田禾黍靜油油。濕花滿路沾雙屐,行憩溪前小石洲。
田園日蕪穢,衰邁不自治。童仆肆疏懶,子孫習娛嬉。良苗雜稂莠,瓜瓞纏蒺藜。草深狐兔聚,水積蛙蚓滋。念茲每獨往,邈焉起遐思。世事亦如此,重令我心悲。
鳧雁人家秋水多,澹煙疏雨暗漁蓑。分明記得南塘路,何處行舟《白苧》歌。
芒碭龍飛大澤云,高臺戲馬送斜曛。胡床何處邀詞客,清夜黃樓萬柝聞。
趙公馬癖如鄧公,曾騎賜馬真龍驄。漚波亭上風日靜,想像天廄圖真龍。烏云滿身云滿足,紫焰珠光奪雙目。九花風細虬欲飛,五色波清錦初浴。只今買骨黃金臺,圉家豢牧皆駑材。將軍臨陣托生死,照陵石馬空遺哀。此圖年深神亦化,后來何人夸筆亞。不見真龍空見畫,猶得千金索高價。
溪光野色浸樓臺,一笛遙聞奏落梅。風送斷云歸嶺去,月和流水過橋來。
風蹴水晶碎,彩聯珠翠浮。何如皎皎月,是我大燈球。
針短線難穿,閑拈當負暄。不須嫌破碎,提起自完全。
畫山貴生氣,畫水如欲流。哲匠精思得神解,俗工乃向丹青求。僧繇以來到馬夏,一變精工入蕭灑。后來沿襲失本真,卷軸顛狂恣粗野。許君天機深,愛畫得玄理。收摭滿緗囊,筆力盡奇詭。層巖疊嶂通杳冥,草木生態俱含情。神游飄飄凌八極,紫芝宮闕芙蓉城。由來妙藝貴賞識,如君精鑒不易得。君不聞中郎不向柯亭宿,龍枝終然作枯竹。
春色冶城東,花濃笑老翁。燕遲雙壘破,蜂早一房通。薄暝山腰雨,疏紋水面風。便攜蓑笠去,垂釣綠蒲中。
古崖陰翳竹間藤,箕踞空堂枕曲肱。不耐塵容回俗客,獨馀衰鬢愧禪僧。神游碧落虛乘鶴,興到清漪試采菱。報道海田瓜又熟,滿前真對玉壺冰。
五城月落靜朝雞,萬灶煙消入水犀。椒闥佩琚遺白草,木天圖籍冷青藜。北臣舊說齊王肅,南仕新聞漢日磾。天意人心竟何在?虎林還控雁門西。
宰肉陳平老,祈年舊禮傳。雜花芳草外,新燕暖風前。東越猶糠覈,西山自管弦。村民思社雨,把酒對青年。
春雨春飆襲夢霄,猶憐蘿壁嫩新條。淩風霧蕩無頭曲,顧影琴抽絕唱謠。寤起面東三磕首,寐游依北復弓腰。難留天下讀書種,滿眼波翻麥秀苗。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山之心。有時隨龍去滄海,倏焉天宇團秋陰。英英不來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山人學禪草庵里,靜看白云朝暮起。此心欲與云俱閒,又逐溪風過溪水。紛紛武士尚揮戈,格斗東南未決何。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為玉燭四海皆陽和。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東流復如注。山人祇在玉山中,長繞山人草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