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許秀才韻二首
癡兒欲了事,事竟莫之了。崇朝弄朱墨,校勘是與否。
徐觀雁鶩行,大半落渠手。敗群雖已去,考牧未有道。
拙工不量力,自謂中了了。高談蓋一座,眾可己獨否。
斯須臨斧斤,汗背血兩手。旁觀信善斲,莫肯告以道。
癡兒欲了事,事竟莫之了。崇朝弄朱墨,校勘是與否。
徐觀雁鶩行,大半落渠手。敗群雖已去,考牧未有道。
拙工不量力,自謂中了了。高談蓋一座,眾可己獨否。
斯須臨斧斤,汗背血兩手。旁觀信善斲,莫肯告以道。
愚笨的人想要把事情做完,可事情最終也沒完成。一整天擺弄筆墨,校對審核對錯。慢慢看那些排隊辦事的人,大半的事都落到他手里。不良之人雖已去除,但管理仍無章法。技藝拙劣的工匠不自量力,自認為心里明白。高談闊論壓過眾人,大家認可只有他反對。一會兒面對工具干活,汗流浹背雙手流血。旁觀者確實擅長技藝,卻不肯把方法告訴他。
癡兒:指愚笨的人。
崇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比喻時間短暫,這里指一整天。
朱墨:紅筆和黑筆,指批改文字。
雁鶩行:像大雁和野鴨那樣排隊,指辦事的人。
渠:他。
考牧:畜牧,這里指管理事務。
了了:明白、清楚。
斯須:一會兒。
斧斤:斧頭,泛指工具。
善斲:擅長砍削,比喻擅長做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社會事務處理可能存在效率低下、管理不善的情況,詩人或許目睹了一些人做事不得要領卻自滿的現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做事無方卻盲目自大的人,以及社會上缺乏有效指導和管理的現象。其特點是通過生動比喻和對比展現問題,在文學上以樸實語言表達深刻哲理。
不淺停車興,寧因戀濁醪。客顏回把袂,吾手任持螯。十日市衣飲,千秋冠蓋勞。北風寒趙瑟,明月隱吳刀。淮海身難下,乾坤首并搔。宦情馀汝在,物譽借詩逃。一別安孤枕,相知仗二毛。白云空在望,誰益太行高。
節使方之楚,鄉書巳達吳。軺還及來夏,椿壽正懸弧。綠酒香浮蟻,華筵饌入鱸。懸知稱慶處,海上見蓬壺。
聽雨罷彈棋,蒼茫生遠思。遙應白門柳,飄蕩綠煙絲。旅跡江花笑,歸心海燕知。倚酣方戀別,休誦渭城詩。
竹閣涼風午夢遲,起來扶杖欲尋詩。梧桐葉落芙蓉老,閒寫秋山寄所思。
一朵花開萬國春,羅浮梅萼幾枝新。最宜交映惟仙品,敢望相投擬故人。運去六朝銷粉麗,文回當代振豐神。倚門桃李知無限,沾灑思分雨露勻。
語笑常時近我傍,為寬懷抱解愁腸。每從膝下供茶果,時向燈前勸酒觴。
饑飽寒溫總聽天,生來不乞半文錢。非關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恥受憐。心里無求堪作佛,世間有欲豈能仙。從他瞋怪從他愛,我自堆堆白晝眠。
流光動艷影徘徊。稍集楚館臨荊臺。乍近復遠望不來。望不來,?偕逝。攬女衣,游云際。
不謂東君雨后春,尚多紅紫待游人。天香更有西京種,來伴賓筵笑臉新。
不憚驅馳半驛間,勸耕聊復到禪關。耳根暗瀉潺潺水,眼界橫陳疊疊山。已喜新來春事好,還嗟老去世涂艱。洪崖幸爾心相契,此后何妨數往還。
莫讀輪臺詔,令人淚點垂。天乎容此虜,帝者渴非羆。何罪良家子,知它大將誰。愿懲危度口,儻復雁門踦。亂起吾降日,吾將強仕年。中原仍夢里,南紀且愁邊。陛下非常主,群公莫自賢。金臺尚未筑,乃至羨強燕。只道六朝窄,渠猶數百春。國家祖宗澤,天地發生仁。歷服端傳遠,君王但側身。楚人要能懼,周命正惟新。
輸入平平仄仄平,組詞套典更磨棱。逢年遇節詩三首,不辨真情與假情。
時宰磻溪心,非關狎竹林。鷲岳青松繞,雞峰白日沈。天迥浮云細,山空明月深。摧殘枯樹影,零落古藤陰。霜村夜烏去,風路寒猿吟。自悲堪出俗,詎是欲抽簪。
昨日還今日,韶光易云徂。今年復明年,萬物遞榮枮。人徒為物靈,而于物不如。貴賤共奔走,攘攘混塵途。不見南山松,青青千歲馀。不見蓬海鶴,翩翩長與俱。念哉此人世,幾許竟成虛。
寒梅在空谷,本自凌冰霜。托根傲眾木,開花陋群芳。遙風遞清氣,迥水涵孤光。美實初可口,采掇升巖廊。念爾如傅說,和羹初見嘗。不須羨幽蘭,深林自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