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嶺
人臣思國似思親,
忠孝從來不可分。
更與諸君聊秣馬,
盡登高處望堯云。
人臣思國似思親,
忠孝從來不可分。
更與諸君聊秣馬,
盡登高處望堯云。
臣子思念國家就如同思念親人一樣,忠誠和孝順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再和各位一起喂飽戰馬,一同登上高處遙望象征圣明君主的祥瑞之云。
人臣:指臣子。
思國似思親:把對國家的思念和對親人的思念等同。
忠孝:忠誠和孝順。
聊秣馬:姑且喂飽戰馬,有準備行動之意。
堯云:傳說堯時有慶云現,后以“堯云”指代圣明君主的祥瑞之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希望國家繁榮昌盛、君主圣明的時代,詩人以臣子身份表達自己的忠誠和抱負,可能是在國家面臨一定發展機遇或需要臣子們共同努力的時候創作。
這首詩主旨明確,強調臣子對國家的忠誠和忠孝一體的觀念,展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語言簡潔,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在表達愛國情感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翡翠衣裳云母軿,往來常在碧霄行。老君臺上凌風過,王母池邊看月生。
佳期誰信此生休,夢斷巫山幾度秋。瑤草似憐人遠去,桃花仍逐水東流。紅塵夜月空留枕,紫府春風獨倚樓。只恐重來迷處所,洞門深鎖碧苔幽。
背郭茅亭子,聯鑣薄暮來。田夫掃徑罷,庭雀出墻回。地僻隱狐兔,園荒迷草萊。主人久不到,黃菊向誰開。
步攜婉娩上巉巖,北望云山紫翠攙。了了大江東岸路,欲攀風馭脫羈銜。
溪流暴雨漲江同,咫尺西鄰信不通。衰朽怕看青鏡里,笑談猶近翠屏中。侍郎客到無苛禮,教授詩來有古風。五載皇皇無稅駕,我途正似阮生窮。
詠君好句欲消魂,想見朱轓畫戟門。解組正當強健日,載書歸老水云村。虛堂風撼牙簽響,密室嵐蒸畫牒昏。偶在湘山最佳處,舊游閑與野僧論。
雁邊霜醉,騖外霞烘,亭皋晚變荒寒。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瀾。胭脂是誰多買,付西風吹上林端。絢秋色,比花開二月,加倍鮮妍。猶記綠陰濃處,有玉奴消受,閒倚闌干。點綴笆籬,老來紅亦嫣然。香溝怕他流斷,訴愁心珍重題箋。歸路遠,望斜陽山外有山。
今年春日薦春觴,共沐恩光近御床。頌擬椒花堪獻歲,心同葵萼總傾陽。
縱你居犀角,饒君帶虎睛。桃枝將辟穢,蒜殼取為瓔。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
門前流水泛桃花,回首蓬山別一家。曾把金莖餐沆瀣,閒揮玉麈看琵琶。火存丹鼎春長好,卷掩《黃庭》日欲斜。心與江湖天共遠,大開瀛海駐吾槎。
但人做。限百年、七旬難與。奪名爭利強恁,徒勞辛苦。金飛玉起催逼,老死還被,兒孫拖入土。余今省悟。舍攀緣愛念,一身無慮歸去。云水長游,清閑得遇。識汞知鉛,氣滿精牢神聚。金翁卻期,黃婆匹配,能養嬰兒姹女。刀圭足數。又蓬萊客至,上仙留住。
陸生賦冠六朝文,擲地金聲一座聞。莫聽吳歌過江去,洲前花月夜紛紛。
抑奢以從儉,去偽以返淳。咀嚼六經髓,呵為天下春。
重到仙源路轉深,舊游蹤跡已銷沉。千年山水自朝暮,四壁煙霞成古今。不見胡麻流別澗,獨聞幽鳥噪空林。早知一別無尋處,應悔當時出洞心。
一寸靈光萬古心,笑看烏兔兩升沉。已遣壽顏同紫玉,更欺仙骨比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