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
塵埋寶鏡已多年,一旦光輝徹萬千。不是主人勤拂拭,淤泥那得吐青蓮。
當年我愛薛夫子,日日焚香可告天。復性功深濂洛秘,誰云書錄是言詮。
流水何曾與物爭,只緣造物忌高名。閒觀世態心如水,幾為浮名誤此生。
避世無難涉世難,人情反覆幾波瀾。從今卷卻絲綸手,不著羊裘不釣竿。
塵埋寶鏡已多年,一旦光輝徹萬千。不是主人勤拂拭,淤泥那得吐青蓮。
當年我愛薛夫子,日日焚香可告天。復性功深濂洛秘,誰云書錄是言詮。
流水何曾與物爭,只緣造物忌高名。閒觀世態心如水,幾為浮名誤此生。
避世無難涉世難,人情反覆幾波瀾。從今卷卻絲綸手,不著羊裘不釣竿。
寶鏡被塵土掩埋多年,一旦擦拭便光輝普照。若不是主人勤加拂拭,淤泥中怎會吐出青蓮。當年我敬愛薛夫子,天天焚香可上告蒼天。他復性功夫深厚,深諳濂洛學派奧秘,誰說書籍只是言語闡釋。流水從不與萬物相爭,只因造物忌妒高名。閑看世態心境如水,多次因浮名耽誤此生。避世不難涉世難,人情反復如波瀾。從今收起釣魚的手,既不穿羊裘也不用釣竿。
塵埋寶鏡:比喻人才被埋沒。
青蓮:比喻高潔的品質或美好的事物。
薛夫子:可能是一位學者或賢士。
復性:恢復人的本性。濂洛:指北宋理學的濂學(周敦頤)和洛學(程顥、程頤)。
言詮:言語的詮釋。
絲綸手:釣魚的手。羊裘:指隱士的服裝。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世態炎涼有了深刻體會,同時受到理學思想影響,追求高潔和淡泊,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浮名的厭棄。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自然的語言闡述哲理。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心境。
秉燭高堂燕笑頻,歌喉搖曳玳筵新。琴中白雪飛仙吏,坐上清風挹故人。剡曲蒹葭千里夢,河陽桃李萬家春。憑欄無限青云色,欲喚雙鳧到紫宸。
望斷長燕萬里深,思君不見淚沾襟。高情為我還甘罪,至死難忘今日心。
星妃云君云霧鬟,何事應游棲碧山。昨夜升天朝北斗,佩環清響落人間。
太華天下特,故作四岳冠。深深括神秀,眠到不忍換。卷命付鐵鎖,墜魄化白汗。險極豈不知,其奈癖未斷。會心難措辭,靜處自把玩。厚哉丘丈德,遺此青玉案。我若圖報之,豈可錦繡段。拾遺老關陜,祇得平地看。乃知希世緣,不在計與算。古今多少慕,往往交臂散。吾緣獨何深,乃愿在一日。歸鄉五千里,日夕方寸亂。嵯峨仙掌巖,縹緲云臺觀。會訪扶搖公,與我分一半。
天街立爾矛,夜直敢言休。步急足連足,衣鉤頭觸頭。餓焦腸似線,凍裂頸生疣。終不思為盜,竊君狐白裘。
眾芳蕪穢。楚殿一枝誰與佩。紅淚汍瀾。莫作倡條冶葉看。含情動操。集雪委霜猶茂茂。分付春光。水涘山涯浩蕩香。
渴龍飲海海水寬,鐵網下截珊瑚寒。道人醉臥叫寒玉,金粉亂落松花壇。
五山秀峙若飛騰,下有澄潭百丈清。不用燃犀窺秘怪,從來神理惡分明。
歷說諸侯七十馀,絕糧桑落尚歡娛。不容而后知君子,方笑南冠駕乘駒。鄭莊推士古無倫,置驛諸郊日日新。去病魏公俱改節,一生惆悵杜陵人。固安功次異蕭陳,深怪材官亦致身。高臥閉鉗天下口,不憂圣主責愚臣。
城南天尺五,祇樹給孤園。甲第王侯去,精藍帝釋尊。老僧誇塔影,稚子斲松根。何日天臺路,相從一問源。
陰澗殘梅蘗,臨流一向欹。但存孤注在,敢恨一生遲。凍雨如相喣,春寒不受吹。后時翻見獨,宰物遂成私。
明河如練月娟娟,坐對清光只自憐。夜久不知沾白露,夢回猶記到鈞天。汝南遺老推黃憲,海內諸公憶鄭虔。萬里歸來無寸補,論交慚愧到忘年。
蝸角橫戈不解,羊腸覆轍相尋。爭似藏明納智,淡然高臥山林。
朔氣頻南下,楓林暗自紅。蘆深多聚雁,露冷少吟蟲。去住誰無跡,逍遙或有窮。予懷殊渺渺,游目向天東。
木之有本,其干乃強。水之有源,其流乃長。吉士好脩,德日以茂。德為本源,克昌厥后。猗歟林氏,奕奕名門。維祖維禰,曰子曰孫。匪德之來,曷裕其昆。斯堂翼翼,以示將來。保而勿射,維德是積。我言爾銘,于堂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