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
馬卿諫獵書成未,霄漢寸心懸。是處斜陽,何年明月,秋思正蒼然。
長安回望,少年裘馬,臺閣鹓鸞。鬢影琴聲,不如歸去,老我文園。
馬卿諫獵書成未,霄漢寸心懸。是處斜陽,何年明月,秋思正蒼然。
長安回望,少年裘馬,臺閣鹓鸞。鬢影琴聲,不如歸去,老我文園。
司馬相如的《諫獵書》可曾寫成?我對朝廷的一片忠心始終懸系。處處可見西沉的夕陽,哪一年才能得見清朗的明月?秋日的思緒正顯得蒼茫無盡。回望京城長安,想起少年時穿著輕裘乘肥馬的豪縱,以及在朝廷臺閣中與同僚如鹓鸞般共處的歲月。如今鬢發斑白,聽著琴聲,只覺不如歸去吧,讓我像司馬相如那樣在文園終老。
馬卿: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字長卿。
諫獵書:司馬相如曾作《諫獵書》,勸諫漢武帝勿冒險狩獵。
霄漢:指天空,此處代指朝廷。
是處:到處,處處。
蒼然:蒼茫、凄涼的樣子。
長安:代指京城。
裘馬:輕裘肥馬,形容少年時的富貴生活。
臺閣:漢代指尚書臺,此處代指朝廷官署。
鹓(yuān)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比喻朝官。
文園:司馬相如晚年免官后居住的茂陵文園,此處借指晚年隱居之地。
此詞或創作于詞人晚年,經歷仕途起伏后。借司馬相如典故,映射自身對朝廷的關切與退隱之念,暗含對人生際遇的感慨。
全詞以“秋思”為線索,由對司馬相如的聯想切入,追憶少年京城盛況,轉而感慨晚年鬢衰,最終歸向“不如歸去”的歸隱之意,情感層層遞進,用典自然,體現了對人生得失的深沉思考。
沈沈禁漏蠟花殘,侍宴歸時午夜闌。新燕乍來人獨睡,夜深風雨作新寒。
觀光六十富豪英,賓送春闈屬鉅卿。樂采舊知多藻茆,燕敖今喜食蒿蘋。糊名選藝無私見,置醴優賢有頌聲。成就旋歸充貢職,魯人歆艷始知榮。
上黨天下脊,遼東真井底。玄泉傾海腴,白露灑天醴。靈苗此孕毓,肩股或具體。移根到羅浮,越水灌清泚。地殊風雨隔,臭味終祖禰。青椏綴紫萼,圓實墮紅米。窮年生意足,黃土手自啟。上藥無炮炙,龁齧盡根柢。開心定魂魄,憂恚何足洗。糜身輔吾生,既食首重稽。
百戰深秋始罷兵,六師冬盡尚南征。誠微未足回天意,性僻還多拂世情。煙水滄江從鶴好,風云溟海任龍爭。他年若訪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錦席時先后,清尊日過從。荒城嚴夜柝,遠寺咽昏鐘。意氣紅顏盛,心期白首濃。即今元禮棹,誰復共林宗。
水暖沙堆浦,江深浪激磯。柳花黏燕薄,蘆筍薦魚肥。事業方從拙,生涯計任非。懷忠慚食祿,應笑泣牛衣。
扁舟何處客,此地飽經過。彭蠡江聲合,揚州月色多。天低知近海,地闊欲橫河。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
蒼山兩蟠虬,杰勢分夭矯。不緣事幽尋,茲地終難到。破暝紫煙生,寫谷清樾好。村長下牛羊,云綻入歸鳥。松風卷孤磬,夜半秋聲小。客懷方未央,千里漫白道。庭樹一鳥驚,愁看楚天曉。
宮梅千樹照瑤池,香玉浮春泛寶卮。喜聽梨園新口號,后宮今日命昭儀。
路入吳江眼倍明,長谼雨立萬□□。仙翁曾下遼天鶴,詩老猶傳跨海鯨。夜榜風蒲嗟去國,秋山云履趁尋盟。憑誰剪取半江水,要聽寒潮枕底鳴。
憶昔軍始興,將家出南郭。茲辰正重九,炊煙靜墟落。奔竄憂甲兵,漂零任溝壑。偷生竟何幸,一貧宛如昨。念離傷獨游,對酒忽不樂。君山渺何許,籬菊亦落莫。愁多客發稀,世亂生事薄。坐久一長嘆,飛云度高閣。
鳳凰不一到尼山,獨為宣皇不少慳。圖畫紛紛上麟閣,五年宰相獨何顏。
向芙蓉湖上駐蘭舟,凄涼勝游稀。但西泠橋外,北山堤畔,殘柳依依。追憶鶯花舊夢,回首冷煙霏。惟有盟鷗好,時傍人飛。聽取紅筵象板,盡歌回彩扇,舞換仙衣。正白萍風急,吹雨暗斜暉。空惆悵、離懷未展,更酒邊、忍又送將歸。江南客、此生心事,只在漁磯。
萬里溪源出小池,喬林修竹映清輝。遷鶯榜內偏留落,飲鳳泉邊習遁肥。游覽忽紆都騎貴,稱夸更得綵毫揮。故山水石那優此,肯為低腰便賦歸。
地黃餉老馬,可使光鑒人。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爭新春。沉水得稚根,重湯養陳薪。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崖蜜助甘冷,山姜發芳辛。融為寒食餳,咽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還生津。愿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