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九首 其十四
一片孤云不露丑,
白云兒倚青山父。
鶴巢靈滴夢初回,
新月半鉤升萬戶。
一片孤云不露丑,
白云兒倚青山父。
鶴巢靈滴夢初回,
新月半鉤升萬戶。
一片孤云不顯露自身的瑕疵,白云如兒般依偎著如父的青山。鶴巢中靈異的水滴讓夢境剛剛蘇醒,半彎新月升起在千萬戶人家之上。
孤云:禪詩中常喻指超脫無執的心境。
露丑:顯露缺陷,此處指云無刻意修飾之態。
兒倚父:以父子關系比喻白云與青山的依存,暗含自然和諧之意。
靈滴:指鶴巢中清靈的露水,或喻禪機觸發。
新月半鉤:彎月,狀其纖細如鉤,點明時間為月夜。
《頌古十九首》為禪宗頌古詩,多通過吟詠古德公案或自然景象闡釋禪理。此首約作于宋代,作者或為禪門詩人,借自然意象傳遞“不立文字,見性成佛”的禪宗理念,反映宋代禪詩“即景明心”的創作特點。
此詩以孤云、青山等自然意象為載體,通過擬人、比喻等手法,將禪理融入日常景物,展現禪者對自然與生命的本真感悟,語言樸實而意境空靈,是宋代禪詩“以景傳禪”的典型之作。
羞將團扇泣秋風,懶掃蛾眉傍笑叢。一自掖庭辭輦罷,梨花殘雨鎖深宮。
高臺倚空雙突兀,釣絲下墜桐江石。客星慘淡呼不應,片片飛云向人立。憶昔真龍起新野,百萬昆陽碎如瓦。朝端但訪赤伏符,澤中那問羊裘者。逍遙建武垂裳初,乃有物色來菰蘆。新銜乍可授諫議,故態寧肯回狂奴。長嘯還歸富春瀨,采藥桐君坐相待。石上明霞照秋水,峰頭雪瀑飛寒籟。箕山潁陽杳莫睹,太息斯人遂千古。方干謝翱兩小子,廢宅荒墳強為伍。胡生抗志五岳前,中歲偶落風塵緣。釣竿倘拂紫薇坐,歸來與爾共拄東南天。
不下山來十四年,區區笑我走塵寰。只應后夜經聲寂,明月清風自往還。
養生喪死婦女手,受氣成形酒色胎。牧馬夜歸眠馬下,夢魂猶繞舊樓臺。
平生肝膽道非孤,坐視扶桑奮霸圖。四十年前花前客,白鷗年少豈知吾。
使節光華禮樂崇,皇華原隰轡玲瓏。五風十雨祠三島,萬歲千秋祝兩宮。醮起碧雞山月白,仗移黃鵠禁云紅。召南庶類深仁澤,行見騶虞發五豵。
出仕因詩忤長官,布衣時節更孤寒。長安得意春風里,百歲都來一日歡。
老來筋力倦登山,契闊梅花幾日間。莫與梅花筋力倦,且推一雪阻躋攀。
瓊節高吹宿鳳枝,風流交我立忘歸。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千樹青松養圣胎,常年石戶不關開。山中莫道無儔侶,片片閒云自往來。
試問堂前石,來今幾十年?衰顏空雨雪,幽致自風煙。微醉寒堪倚,孤吟靜更眠。舊湖春水長,誰系釣魚船。
薄宦苦營營。半世長亭復短亭。一旦結茅當疊嶂,云屏。朝暮陰晴幾樣青。濁酒瓦盆盛。農父無才卻有情。好雨知時公到此,安寧。話到盆空月滿庭。
頑陰破處見秋空,十幅枯蒲飽晚風。驚得野鳧連族起,蓼花兩岸獻生紅。
未得同齏杵,何時減藥囊。莫言天帝醉,秦暴不靈長。
短衣自獵南山虎,正好漁樵不亂群。妄以宿嫌誅醉尉,令人翻恨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