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豫陽國學赴選兼柬孟我疆尚寶
臥病衡門下,愁聞一葉飛。霜添征士鋏,淚濕故人衣。燈火憐吾黨,交游憶帝畿。除書如己下,早為報庭闈。
北海孟夫子,風流迥不群。經綸齊董賈,著述擬河汾。玉樹曾頻夢,尺書久未聞。翩翩南雁至,何日慰停云。
臥病衡門下,愁聞一葉飛。霜添征士鋏,淚濕故人衣。燈火憐吾黨,交游憶帝畿。除書如己下,早為報庭闈。
北海孟夫子,風流迥不群。經綸齊董賈,著述擬河汾。玉樹曾頻夢,尺書久未聞。翩翩南雁至,何日慰停云。
我臥病在簡陋的屋舍下,憂愁地聽到一片秋葉飄落的聲音。秋霜染白了征士的劍鋏,離別的淚水打濕了故人的衣襟。燈火下更覺同儕可憫,交游往事又憶起京城。若你接到任命文書,還請盡早捎信回家報平安。北海的孟夫子,風度才華卓然不群。治國才略堪比董仲舒、賈誼,著述立言可與河汾王通相提并論。我曾多次夢到你如玉樹般的豐姿,卻長久未收到你的書信。看那南歸的大雁翩翩飛來,何時才能撫慰我如‘停云’般的思念。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屋舍,代指隱者或貧士的居處。
征士鋏:用馮諼彈鋏典故(《戰國策》),指被征召的士人,此處指藍豫陽赴選。
帝畿(jī):京城。
除書:任命官職的文書。
庭闈(wéi):代指父母,因父母居處常稱庭闈。
董賈:董仲舒、賈誼,漢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河汾:指隋代大儒王通,曾在河汾講學,弟子眾多,著有《中說》。
玉樹:喻才貌出眾之人,《世說新語》載“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停云:典出陶淵明《停云》詩,借指對友人的思念。
此詩當為詩人病中所作,時友人藍豫陽被征召赴選(國學選拔),詩人因臥病未能親送,故寫詩寄贈以表關切;同時,詩中‘柬孟我疆尚寶’表明此詩亦為寄給孟我疆(官職尚寶),表達對其才德的推崇與久未通音的思念。創作時間或在秋季,詩中‘一葉飛’‘霜’等意象可證。
全詩以病中懷友為線索,前半聚焦藍豫陽赴選,寫自身病愁與牽掛;后半轉向孟我疆,盛贊其才德并訴思念。情感真摯,用典自然,既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亦體現其對才德之士的推崇,是一首情文并茂的贈別寄懷之作。
閉卻口,時時說。截卻舌,無間歇。無間歇,最奇絕。最奇絕,眼中屑。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亦須呵。
靈壁峰邊未著霜,輕分蕉綠試龍香。不知寂寞幽闌思,寫到關雎第幾章。
開秋七夕到佳辰,里俗爭誇節物新。烏鵲橋頭已涼夜,黃姑渚畔暫歸人。裴回月御斜光斂,宛轉蛛絲巧意真。卜肆沈冥誰復問,年年槎路上天津。
嚙雪猶能活窖中,儈牛亦可隱墻東。來歸里社當知幸,萬卷書邊一老翁。小兒緣天摘列宿,老子含飴弄稚孫。郊居得此豈不樂,無奈催租人打門。早攜書劍三隨計,晚辱弓旌四造朝。心愧石帆山下叟,一生不識浙江潮。筋骸未廢寧為老,煙火猶通豈是貧。時跨一驢山縣去,園丁野老盡相親。蓍囊藥笈每隨身,問病求占日日新。向道不能渠豈信,隨宜酬答免違人。藥粗野老偏稱效,詩淺山僧妄謂工。懷餅裹茶來問訊,不妨一笑寂寥中。家居愈老厭拘纏,旅舍僧房意自便。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鄉閭敬老意常勤,一味甘鮮必見分。大胾在前無箸食,始知富貴本浮云。市樓嘈?知豐歲,驛樹輪囷傲早霜。六十年間凡幾到,剩沽新酒對斜陽。燂湯具浴僧窗暖,舂黍供炊旅甑香。自笑平生為客熟,關山千里一衣囊。胡麻刈罷下蕎初,引水家家灌晚蔬。但有茅檐隨處好,淵明可獨愛吾廬。秋風敗葉委蒼苔,小蹇閑游始此回。溪上風煙爭晚渡,縣前燈火賣新醅。
一片心田種善根,粲為枝葉有兒孫。人從今日封培去,百世金庭好石門。
細雨侵高樹,空堂散郁蒸。詩成揮彩筆,話久話青燈。鳳字慚稽叔,龍門愧李膺。瑤琴多古操,數為拂朱繩。
扁舟信宿五湖中,鼓枻長歌西復東。見底清流魚惚恍,露根奇石草蒙茸。秋聲木葉山山月,夜色蘆花岸岸風。任我浪游渾不禁,誰言天地有樊籠。
到花前。醉花前。澹寫秋心亦懶仙。甕頭眠。還當雨暝煙深處。暖遲暮。可許先生買秫田。釀山泉。
春早遠行邁,悠悠劍獨攜。山程過石嶺,水渡問那西。風景堪描畫,煙花入品題。孤村讀書處,古木有猿啼。
漢初建國家。匡九州。蠻荊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忘備武樂修。宴我賓師。敬用御天。永樂無憂。子孫受百福。常與松喬游。烝庶德。莫不咸歡柔。
江陵南北道,長有遠人來。死別登舟去,生心上馬回。榮枯誠異日,今古盡同灰。巫峽朝云起,荊王安在哉。
臨溪問花花不語,愁對湘波吊堯女。幽魂化作水上花,阿誰剪取來君家。知君深得種花術,一朵兩朵冒波出。玉立娉婷澹且閒,碧簪竟插青泥間。丈花船藕嫌屋矮,一片入口沈疴解。出塵自恨骨未仙,乘風無地超三千。瑤池燕我開瓊筵,云中時聽霓裳篇。
不逢叔度幾經春,嘆我胸中半俗塵。千里行囊雙匕首,五湖煙月一歸人。功名富貴非吾愿,鐘鼎山林只此身。回首且尋陳太史,白沙新水是通津。
高山爾名,龍巖爾姓。爾息爾游,靜定動定。
垂老將安歸,光陰赴頑梗。稍通當世務,往往自矛盾。難與時人言,逢君一吐鯁。往者讀明詔,燦然具綱領。中原萬鈞弩,挽之而射影。蒙馬以虎皮,一鬨終自窘。翻羨十年前,民勞俗尚整。此意至可傷,及身容有幸。風氣所趨重,道德司繩準。茍適得其反,圣哲甘泯泯。送君步城隅,惜此須臾景。須臾亦何惜,來日殊未省。且作暫時人,淚盡惟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