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題畫
江闊云平。綠帆低處,淺水橋橫。畫角斜陽,亂山堆里,隱隱孤城。
蘆花潮落江程。看幾點、寒鴉暮晴。一夜西風,殘荷敗柳,都做秋聲。
江闊云平。綠帆低處,淺水橋橫。畫角斜陽,亂山堆里,隱隱孤城。
蘆花潮落江程。看幾點、寒鴉暮晴。一夜西風,殘荷敗柳,都做秋聲。
江面遼闊,云層平緩。綠色的船帆低垂,淺水上橫跨著小橋。畫角聲在斜陽中響起,在雜亂的山巒里,隱約可見一座孤城。蘆花在潮落后的江邊搖曳,看幾點寒鴉在傍晚的晴空中飛過。一夜西風掠過,殘敗的荷花與柳枝,都化作了秋的聲響。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繪,發聲哀厲高亢,多用以報時或警眾。
江程:江邊的路程或景色,此處指江邊的場景。
寒鴉:秋寒時節的烏鴉,常作為蕭瑟秋景的意象。
秋聲:秋天的自然聲響,如風聲、落葉聲、草木凋零聲等。
此詞為題畫之作,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未明。推測為詞人觀秋景圖后所作,通過對畫中江天、秋景的描摹,抒發對秋日蕭索的感受。
全詞以題畫為引,聚焦秋江暮景,通過密集的秋景意象與冷寂色調,營造蒼涼意境,語言簡潔生動,展現了詞人對秋意的細膩捕捉與藝術概括力。
顏貌胡妝點,形骸旋合攢。趨蹌扭捏恁多端。爭信被人般。由自搖頭弄影。日日當場馳騁。一朝線斷罷抽牽。方悟假因緣。
一夜臺章達冕旒,圣恩如海得歸休。卻憐故舊多青眼,不道疏慵早白頭。耕鑿有情還卜穎,簡編無分久依劉。獨馀晚節生涯在,樂滿樵林與釣洲。
絳節笙歌繞殿飛,紫皇欲到五云歸。細腰侍女瑤花外,爭向紅房報玉妃。
流光一度一榮枯,始信行藏逐歲徂。芳草王孫歸路并,白衣蒼狗宦情孤。且容姓氏呼牛馬,莫問居諸轉轆轤。笑卻劉郎前度是,年年春色在元都。
千仞顛厓勢欲傾,飛流濺眼雪花明。長風卷入層云去,都作天臺暮雨聲。
曳影芙蓉松外橫。銜秋庭鵲怨紅英。前番花信總難憑。已負東君千載約,空憐殘暑一時情。風消塵夢向蓬瀛。
自與山靈有宿期,題詩屢報入山時。林間二客煩相待,拂拭蒼苔看舊詩。路岐筋力久難堪,偶為山人過水南。明月軒中一斗酒,浮丘今夜共清談。三年兩夕會西山,寸晷分陰若自慳。白發相期來洗髓,又扶竹杖叩云關。平生痼疾在林泉,老去詩名亦漫然。故舊相逢聊一笑,蟬聲過耳竟誰傳。
李將軍,七尺身,丈八矛,生來骨相當封侯。錦袍白馬如流電,一歲長安一相見。不掃邊塵向朔庭,空隨漢月歸鄉縣。李將軍,雄且英,山東塞北咸知名。嗣忠堂前世澤遠,且讀父書調母羹。君不見長楊羽騎如云集,天子勤邊方好兵。
漸近朱門香夾道。一片笙歌,依約樓臺杪。野色和煙滿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物華不逐人間老。日日春風,在處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難到。劉郎可惜歸來早。
大母保孤姿,慈節苦□持。膝前七歲女,懷裹未□兒。誰道有今日,都言勝昔時。每回論往事,悲喜淚交頤。
疏雨幾番菰漸黃。畫船雙槳里,藕華香。星明月暗過螢光。休高唱,怕擾睡鴛鴦。夜半覺秋涼。西風穿葦葉,淚沾裳。洞庭南下接瀟湘。湘靈杳,天遠碧波長。
牛斗秋高劍氣橫,幾人馬上取功名。扇揮白羽臨風迥,甲鎖黃金射日明。賈詡自期能料敵,山濤誰謂不知兵。官軍蓄銳何時發,久厭城頭鼓角聲。
阿香驅車海上來,白雨跳波云暗隤。靈澤千峰潤枯槁,洪泉一息消氛埃。荷喧戰劇明珠碎,竹凈涼生寒玉堆。何幸蒼生迓天錫,從開一噱一銜杯。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畫。繞路黃花擁朝馬。嘆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載春風難舍。軍峰天際碧,云隔空同,無奈相思月明夜。薇藥早催人,應占先春,休如我、醉臥水邊林下。待來歲、今時慶除書,繡錦映宮花,玉京隨駕。
早脫朝簪出帝城,喜分禪榻坐深更。便疑身在山中住,追笑詩從馬上成。把釣未應歸計拙,照人偏愛佛燈明。枕酣一夜清無夢,蕉鹿當年亦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