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以事赴金陵旬月未歸寄詩代柬
竟夕秋風怯曉寒
客中珍重卜加餐
愁心江上思何極
詩句眉邊字未安
擾攘蟲沙悲夢幻
縱橫蠹簡理叢殘
秦淮風月今何似
莫向眉樓乞畫蘭
竟夕秋風怯曉寒
客中珍重卜加餐
愁心江上思何極
詩句眉邊字未安
擾攘蟲沙悲夢幻
縱橫蠹簡理叢殘
秦淮風月今何似
莫向眉樓乞畫蘭
整夜秋風呼嘯,清晨更怯于料峭寒意;客居在外望多保重,占卜問安總勸加餐。江上愁思漫延,心中牽掛無窮無盡;寫詩時眉間微蹙,字句推敲尚未妥帖。戰亂紛擾如蟲沙聚散,悲嘆世事恍若夢幻;翻檢蟲蛀的舊簡,整理殘篇斷章。秦淮河上的風月,如今是何模樣?莫要再去眉樓,求取那畫中的幽蘭。
竟夕:整夜。
怯:畏懼,此處指忍受。
卜加餐:占卜問安,勸勉多進飲食。
蟲沙:比喻戰亂中渺小的生命或無常世事。
蠹簡:被蟲蛀蝕的舊書簡。
眉樓:南京秦淮河畔樓館,或代指特定場所。
乞畫蘭:求取繪有蘭花的畫作,或含高潔象征。
詩作于夫子因事赴金陵(今南京)一月未歸之際,作者以詩代信寄懷。背景或處戰亂時期(“蟲沙”“蠹簡”暗指),既有對離人的牽掛,亦含對世事無常的感慨。
此詩以秋夜寒景起興,由客中珍重到詩思難安,轉寫戰亂殘卷之嘆,終以秦淮詢問作結,將個人思念與時代況味結合,深婉含蓄,展現了細膩的情感與敏銳的觀察。
舊游前事半埃塵,多向林中結凈因。一念一爐香火里,后身唯愿似師身。
多病猶憑藥可醫,若為換卻鏡中絲。人生得意一搔癢,世事循環千弈棋。幸有歸來陶令計,何須惆悵杜秋詩。慇勤田父勞相語,天命吾今不復疑。
岸巾三酌便酣眠,墮地鸞箋寫未全。明日滿城人定說,若無詩累是神仙。
冷露移盤,西風掃葉,枯枝尚嘆棲難定。欲把濃愁低訴,還咽殘聲,此時情。倦戀柯條,羞尋冠珥,上林只讓寒鴉影。冉冉斜陽,鏡里雙鬢妝成,為誰輕?暗想當時,任嘶遍故家喬木,卻憐幾度風霜,而今獨抱凄清。感飄零。問知音誰在?不見悲吟楚客,更知何日,萬縷垂楊,響答江城。
微顰輕笑。乍見西真窈窕。罷梳蟬。回盼云生水,飄裾玉化煙。綺詞花辦里,紅怨貝書前。成佛生天愿,悔求仙。
芙蓉環望壓波明,燕尾舟從綠處撐。待得花成紅沓墮,老夫天地錦縱橫。
慚愧儒冠誤此身,涂窮何假問通津。門前羅雀正吾事,墻角負暄非世人。自喜小槽長有酒,獨驚華發不便春。知君澤畔成新筑,擬荷鋤犁去卜鄰。
歸路江南遠,對杏花庭院,多少思憶。盼到重來,卻香泥零落,舊巢難覓。一桁疏簾隔,清誰問、紅樓消息?想畫梁、未許雙棲,空記去年相識。此日。斜陽巷陌。念王謝風流,已非疇昔。轉眼芳菲。況鶯猜蝶妒,可憐春色。柳外煙凝碧。經行處、新愁如織。更古臺、飛盡紅英,晚風正急。
綠塵斜柱箏弦語。春宴歸來當夜午。枕蟾窺衾鳳舞。鴨歇水沈慵自炷。盼仙期,知甚處。除是夢中飛去。惱亂楚峰疑雨。夢知歸路否。
屢欲池邊看曉煙,曉煙多是獨貪眠。紅渠似怪人來晚,不肯回頭卻粲然。
城市不在眼,始知天宇寬。田園休歲事,風物似江干。茅屋上斜照,水煙生晚寒。徑須追野老,笑語暫盤桓。
窖得牡丹,頃刻唐花烘欲坼。獻春筵上曲闌東。鬧妝紅。開時未到早成空。富貴如斯真可惜,爭知忍耐待東風。斗春容。
望斷小屏山上路,重逢依舊飄飖。相看秉燭夜迢迢。覆巢空有燕,換酒更無貂。風雨吟魂搖落處,挑燈起讀離騷。桃花春水住江皋。舊愁流不盡,門外去來潮。
芳菲成夢雨廉纖,慰眼嬌紅敢浪嫌。不但瞿曇當發笑,老夫初看亦掀髯。
素質并琳瑯,磨礱若截肪。動搖風莫慮,點污墨須防。色帶泉流潤,聲含磬韻長。愿登青玉案,時助寫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