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嶺壽藏四景 左石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篆題者冰刻自唐,介我雙松左壽宮。
風來松間如鼓簧,客撫斯坐長蒼蒼。松兮離立,兄及弟矣。二龍乘云,獨未離乎地也。
古亦有言,維德不孤。賢哉大夫,我作壽域,宜有此夫。
我泉我池,源源其來。我池我泉,不絕涓涓。既清且漣,匯于我前,何千百年。
嶺兮如屏,孰為之繡。彼桃萬株,厥亦惟舊。山之蒼蒼,朝煙夕霞。千載武陵,非仙家邪。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篆題者冰刻自唐,介我雙松左壽宮。
風來松間如鼓簧,客撫斯坐長蒼蒼。松兮離立,兄及弟矣。二龍乘云,獨未離乎地也。
古亦有言,維德不孤。賢哉大夫,我作壽域,宜有此夫。
我泉我池,源源其來。我池我泉,不絕涓涓。既清且漣,匯于我前,何千百年。
嶺兮如屏,孰為之繡。彼桃萬株,厥亦惟舊。山之蒼蒼,朝煙夕霞。千載武陵,非仙家邪。
有石啊有石,形態龐大,既高大又奇崛,取名為'床'很合適。石上的篆書題字由李陽冰刻于唐代,它位于雙松左側,守護著壽域。風過松間如奏樂,客坐石上見松色蒼蒼。雙松并立,如同兄弟;似二龍乘云,卻未離地。古人說'德不孤',賢德的大夫營造壽域,正該有此景。我的泉池,源流不斷;我的池泉,細水長流。水既清又漣漪,匯于眼前,可千年不竭。山嶺如屏,誰將它繡得這般美?那里萬株桃樹,也是舊景。山色蒼蒼,朝煙夕霞,這千年的武陵,難道不是仙家之境?
厖(máng):龐大,厚重。
偃蹇(yǎn jiǎn):高聳、奇崛的樣子。
篆題者冰:指篆書題刻由唐代書法家李陽冰(號少溫,以篆書著稱)所刻。
壽宮:即壽藏,指墓地。
離立:并立,對立。
維德不孤:化用《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指有德者不會孤單。
涓涓:細水慢流的樣子。
武陵:代指桃花源,典出陶淵明《桃花源記》,此處喻指仙境。
此詩應為為某位大夫的壽藏(墓地)所作,通過描繪左石及周邊景致,贊美其德澤與壽域的祥瑞。詩中提及'篆題者冰刻自唐',或與唐代李陽冰題刻的歷史背景相關,創作時或為紀念該大夫生前德行,強調其身后環境的美好與永恒。
全詩以'左石'為中心,鋪陳壽域周邊松、泉、山、桃等景致,融合自然之美與德澤之譽,既描繪了清幽祥瑞的環境,又借'德不孤''武陵仙'等典,表達對賢德大夫身后安寧、德澤綿長的稱頌,語言古樸,意境悠遠。
促刺復促刺,水中無魚山無石。
少年雖嫁不得歸,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門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
宮前內里湯各別,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里。
武皇得仙王母去,禁兵去盡無射獵,日西麋鹿登城頭。
梨園弟子偷曲譜
月明中庭搗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
婦姑相對神力生,秋天丁丁復凍凍,玉釵低昂衣帶動。
夜深月落冷如刀,重燒熨斗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
雞初鳴,明星照東屋;
雞再鳴,紅霞生海腹。
百官待漏雙闕前,圣人亦掛山龍服。
寶釵命婦燈下起,金吾衛里直郎妻,到明不睡聽晨雞。
天頭日月相送迎,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朝在樹頭暮海里。
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
西江運船立紅幟,萬棹千帆繞江水。
去年六月無稻苗,在生有樂當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壞舟畏鼠復畏漏,用盡百金不為費,但得一金即為利。
遠征海稻供邊食
新燕新燕何不定,東家綠池西家井。
飛鳴當戶影悠揚,已能辭山復過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愛高飛
上陽宮到蓬萊殿,行宮巖巖遙相見。
向前天子行幸多,禁兵奪得明堂后,長閉桃源與綺繡。
開元歌舞古草頭,兩邊仗屋半崩摧,夜火入林燒殿柱。
休封中岳六十年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
天河漫漫北斗璨,宮中烏啼知夜半。
新縫白纻舞衣成,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后庭歌聲更窈窕。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
城頭烏棲休擊鼓,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
此時但愿可君意。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新婦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縫蠶廢簇。
白頭使我憂家事,在時縱嫌織絹遲,有絲不上鄰家機。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余樂。
重梳短髻下金鈿,習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躚皆著襪。
翻身垂頸欲落地,纖腰女兒不動容,戴行直舞一曲終。
回頭但覺人眼見,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
斯須改變曲解新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拋梭振鑷動明珰,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車。
美人開池北堂下,拾得寶釵金未化。
鳳凰半在雙股齊,可知將來對夫婿,鏡前學梳古時髻。
莫言至死亦不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