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興 其一
三策何時得坐陳,
霸書堆篋漸生塵。
馬牛已分同來去,
龍蠖誰能論屈伸。
廡下梁鴻思入越,
囊中蔡澤解謀秦。
儒生俗吏都無用,
抱膝南陽別有人。
三策何時得坐陳,
霸書堆篋漸生塵。
馬牛已分同來去,
龍蠖誰能論屈伸。
廡下梁鴻思入越,
囊中蔡澤解謀秦。
儒生俗吏都無用,
抱膝南陽別有人。
何時才能有機會坐下來陳述治國三策?那些記載霸道之術的書籍堆在箱中已漸生灰塵。我已如馬牛般安于一同來去的平凡生活,誰還能像龍蠖那樣計較屈伸進退?像廡下的梁鴻一樣想著避居越地,如囊中蔡澤般懂得謀劃入秦之策。儒生和俗吏都無濟于事,抱膝隱居南陽的另有高人。
三策:漢代科舉考試的策論,這里指治國良策。
坐陳:坐而陳說,指被君主召見陳述政見。
霸書:指講求霸道(以武力、權術治國)的書籍。
篋(qiè):箱子。
馬牛已分:自認如馬牛般平凡,分,料定、自認。
龍蠖(huò):龍和尺蠖(一種昆蟲,屈伸而行),《周易·系辭下》載其屈伸之態,喻隱顯進退。
廡(wǔ)下梁鴻:梁鴻為東漢隱士,曾因作《五噫歌》觸怒漢章帝,避居吳地為人舂米,暫居廊下(廡下)。
蔡澤:戰國時燕人,游說各國不遇,后入秦取代范雎為相。
抱膝南陽:指諸葛亮隱居南陽時,常抱膝長嘯,后輔佐劉備成就大業。
此詩當作于作者仕途失意、感慨懷才不遇之時。通過列舉古代賢士的經歷,隱含自身渴望被重用卻不得的心境,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與對理想的追尋。
全詩為即興抒懷之作,以典故與對比手法,借古代賢士的際遇,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懣,同時表達對真正賢能之士的期許。語言含蓄,用典精當,展現詩人深沉感慨與孤高品格。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鬢髭漸漸長霜莖,老聽山中雀唳聲。
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幾日更多營。
自參梵夾機心息,專食藜羹胃氣清。
檢點依然魔障在,草堂釣艇未忘情。
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
新開竹徑從風入,小坐松岡待月生。
江上數峰攢壁立,林間一閣礙云行。
憑欄朗誦昌黎句,水碧雙增遠目明。
小閣臨江迥,疎簾帶霧鉤。
云鴻遙影滅,灘月碎光流。
詩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
漁燈三兩點,隠隠荻花洲。
竹癖難憑俗眼看,琴書靜對翠光寒。
秋聲鳴屋風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殘。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報平安。
窗前幸有閑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族孫買葉中山歸,惻然聞之矜爾疲。
長腰豚蹄亟送似,未暇問到而蠶饑。
此時此念難藏假,廐焚退朝遑恤馬。
馬非不愛愛我人,用違其才終土苴。
試問母今蠶幾筐,間關未必能補瘡。
我亦有蠶非條桑,他日天機云錦裳。
亂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結茅屋。
柴扉寂寂掩蒼苔,書院蕭蕭倚修竹。
閑云滿塹白日長,吚唔朝暮聲瑯瑯。
蕓窗紙破漏月影,石硯水滿涵天光。
風塵頻動遍丘壑,此處怡然有真樂。
門靜應無俗客過,茅深不怕秋風惡。
高人有才濟當路,會見征賢日三顧。
愧我飄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處。
歸自瀟湘方半月,挑燈酌酒又分襟。
掛帆秋晚江湖客,握手歲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爐峰濕翠千尋。
西風遠想登臨處,日日攜琴日日吟。
尋仙得招提,借我此歇腳。
瓜棗未暇求,杯水得甘酌。
境空風泉高,夜永云臥薄。
明當約麻姑,石橋騎白鶴。
六月暑如炊,追涼此地宜。
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陰移。
籌貫壺雙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筆硯,醉客競賡詩。
道人云外住,小徑入庵幽。
干老梅逾瘦,林疎竹自修。
揀茶相伴煮,補線且停抽。
此事如何說,下山歸去休。
草草三間兩眼明,數峰如畫一江橫。
風烏破浪帆檣急,野鶻過林鳥雀驚。
蟻取浮??尤有味,魚方出網正宜羹。
流鶑憐我無歌者,簧舌頻翻柳上聲。
愛靜移家住水南,門排古木枕寒潭。
鶴翎漸長呼童翦,麈尾頻揮對客談。
旋切銀絲鲙鮮鯽,新嘗金顆擘香柑。
惜余戒飲難陪伴,舉白掀髯子獨酣。
寂寞盧司戶,誅茅楚水東。
幾年與君別,一字不余通。
釣水空烹鯉,行汀屢扣鴻。
夢魂還可托,握手片時同。
竟日梅花側,枝枝入肺肝。
濕疑霜旋剪,清比玉堪餐。
臨水嚴光釣,吟風東野寒。
年來難取友,珍重莫吹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