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使夢陽
墮懷夢日胞衣紫,世間乃有崆峒子。
侈陳時政五千言,奏辯皇后斥張氏。
大市街遇壽寧侯,乘醉揮鞭落其齒。
志清君側幸不死,黑縲又鎖江御史。
不知以雄而守睢,冠帶閑住何所辭。
樊臺業臺數獵較,汳雒少年往從之。
漢后無文唐無詩,激論亦如為郎時。
齊吳代興江楚繼,百年壇坫主北地。
可惜陽春書院記,反形已其吳王濞。
西涯衣缽委而去,對山弦索申申詈。
有甥亦酷似其舅,茂州判謫何無忌。
大剛則折鈲缺礪,陵轢何人當盛氣。
入廟慟哭以詩祭,龍逢比干不我棄。
墮懷夢日胞衣紫,世間乃有崆峒子。
侈陳時政五千言,奏辯皇后斥張氏。
大市街遇壽寧侯,乘醉揮鞭落其齒。
志清君側幸不死,黑縲又鎖江御史。
不知以雄而守睢,冠帶閑住何所辭。
樊臺業臺數獵較,汳雒少年往從之。
漢后無文唐無詩,激論亦如為郎時。
齊吳代興江楚繼,百年壇坫主北地。
可惜陽春書院記,反形已其吳王濞。
西涯衣缽委而去,對山弦索申申詈。
有甥亦酷似其舅,茂州判謫何無忌。
大剛則折鈲缺礪,陵轢何人當盛氣。
入廟慟哭以詩祭,龍逢比干不我棄。
你出生時伴有夢日的吉兆,胞衣呈現紫色,世間竟有你這樣的崆峒奇士。曾洋洋灑灑上書五千言陳時政,為皇后辯白斥退張氏。大市街偶遇壽寧侯,乘醉揮鞭打掉其牙齒。立志清除君側奸佞幸而未死,又因黑繩牽連鎖拿江御史。不知你以雄才鎮守睢州,如今冠帶閑居有何可推辭。在樊臺、業臺多次狩獵較量,汴洛少年都來追隨你。你說漢代之后無好文,唐代之后無好詩,激烈的言論如同當年為郎官時。齊、吳詩風興起,江、楚繼之,百年文壇以你北地為尊。可惜《陽春書院記》一文,反被指有吳王劉濞般的反形。西涯李東陽的衣缽被你承接又舍棄,對山康海用言辭屢屢指責。你有個外甥酷似舅舅,被貶為茂州判官如同何無忌。剛直過甚易折如鈍器缺刃,盛氣之下又有誰能承受?入廟慟哭以詩祭奠,龍逢、比干也不會舍棄你這樣的忠臣。
崆峒子:李夢陽號空同子(崆峒子),明代文學家,前七子領袖。
壽寧侯:張鶴齡,明孝宗張皇后之弟,外戚權貴。
黑縲:黑色繩索,代指牢獄。
睢:睢州(今河南睢縣),李夢陽曾在此任職。
樊臺、業臺:李夢陽退居后活動的地名。
漢后無文唐無詩:李夢陽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此句概括其文學復古觀點。
壇坫:原指古代盟會的場所,此處代指文壇。
北地:李夢陽為慶陽(屬古北地郡)人,代指其籍貫。
吳王濞:西漢諸侯劉濞,曾謀反,此處喻指被彈劾者或文中被指有反意之人。
西涯:李東陽號西涯,明代文壇領袖,與李夢陽有文學主張分歧。
對山:康海號對山,文學家,與李夢陽同屬前七子,曾有交惡。
龍逢比干:夏桀時忠臣關龍逢、商紂時忠臣比干,代指古代直臣。
此詩當為明代人所作,概述李夢陽(1473-1530)生平。李夢陽作為前七子領袖,主張文學復古,一生剛直敢言,多次因彈劾權貴(如壽寧侯張鶴齡)下獄,晚年退居睢州,仍關注文壇。詩中提及的“陽春書院記”“西涯衣缽”等,反映其與李東陽等文壇前輩的分歧,以及在明代文壇的核心地位。
全詩以簡練筆觸勾勒李夢陽的生平軌跡,突出其剛正性格與文學成就。既肯定其“志清君側”的忠臣之舉,也感慨“大剛則折”的悲劇命運,是了解李夢陽人格與明代文壇生態的重要文本。
難得重陽稱意晴,雨花臺上暢游情。品泉曾共煎茶到,出郭聊為訪菊行。對景不堪驚物候,登高還欲志澄清。可憐六代都陳跡,俯仰興衰百感生。
上國友多士,三年期一鳴。藝須專必勝,祿逮養為榮。門戶久灰冷,云霄如砥平。五豪同著便,一為起家聲。
飛鳴爭啄赪虬卵,木杪斜陽幾點鴉。紅葉堪書收拾取,不妨分付鄭虔家。
芳洲彌望總荒榛,此物偏沾雨露春。海賈垂涎規互市,夷人嚼血賽媒神。扶留葉嫩供湯使,大腹形同混偽真。樹下莓苔堪健倒,華堂何必錦為茵。
繞芳叢。好春藍尾,依然昨夜東風。甚過卯不教溫酒,經旬忘了梳頭,雨中病中。韶華百五猶濃。藥帶密圍金縷,榴巾暗蹙香紅。問幾許、春愁便如春水,綠窗紗換,素箏塵掩,可禁小滿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粉墻東。流鶯比人更慵。
兒童沉蜥蜴,道士召風雷。人事空多枉,天心自欲回。時非湯世運,地薄楚人哀。云漢憂方劇,聊輸笑口開。
茅屋不知得,春來三月深。蛛絲過游目,鳥語自傷心。謀到野中獲,詩隨景上尋。何人兼吏隱,吾欲再生今。社鼓村村鬧,相看又一年。好懷因出郭,塵肺欲澆泉。山怪云堆惡,林疏日影穿。笑歌驚落帽,無意仰書天。高柳未勻綠,小桃初著紅。兩家斗芳媚,一任付東風。供茗來方士,扶犁見老翁。杜鵑非吊蜀,腸斷莫岑中。短墻垂薜荔,莖嫩綠眠苔。吊古誰能事,匡今我不才。煙蘿孤隼落,泉鏡亂魚開。立馬長橋問,源頭何處來。孤村尋竇氏,古廟拜劉生。風節乾坤老,流光草木榮。感時思警策,屯難厭浮名。俯伏山陵下,卑陳犬馬情。
鴻落寒濱,燕辭幽館,西成萬室,顰眉人少。自古云隮,洞門何處,南望數峰秋曉。千騎旌麾遠,去尋真、忙中心了。佩聲盤入,煙霞絕頂,誰聞歡笑。當候青童相報。因待訪仙人,長生微妙。置俎爭來,四鄉宴社,且看翠圍紅繞。似可捫青漢,到北扉、兩城斜照。醉翁回首,丹臺夢覺,鈞天聲杳。
察明表重驗虛無,不久堪為唱導師。不覺驚動生滅相,臨時撮略顯精粗。
滿袖風埃季子裘,誰憐斗粟漫淹留。棲遲歲月渾閑事,放浪湖山得勝游。一律任渠從濫吹,數杯容我且澆愁。祗應好在平生志,更上陳登百尺樓。
君家先子號名臣,況復遺思渤海濱。此日相逢重相惜,知君不忝舊儒紳。
昔年漢殿含香客,此日譙城種藥翁。已分長休辭宦達,只愁多病迫途窮。發因青燭仍回綠,眼為黃精一駐紅。少緩營魂游岱岳,定攀仙駕訪崆峒。脩道那能飯一麻,延年聊欲餌丹砂。青繒赍去尋三秀,玉盌盛來服九華。身寄人間長厭世,夢游天上已為家。會追姑射乘云氣,不用羲和駐日車。百藥畦邊一草堂,荷鋤抱甕送年光。紅垂枸杞枝枝滿,綠裊菖蒲節節長。雨霽云芽偏動色,風來石蕊故添香。五符不識三天字,更乞仙人別寄將。老來服散護殘年,檢盡桐君第幾篇。誤信朝霞能卻粒,空聞水玉解乘煙。更生命薄丹砂耗,叔夜材凡石髓堅。自有仙鄉終不到,莫同雞犬望升天。
羲仲司旸谷,涂山佐夏王。六宮師儉德,四海化躬桑。
江水江花繞大堤,太平歌舞習家池。而今風景那堪畫,落日空城鳥雀悲。
有限春宵無限夢,夢回依舊難留。淚珠長傍枕函流。書來三月尾,燈盡五更頭。見說而今容易病,日高還掩妝樓。桃花臉薄不禁羞。瘦應如我瘦,愁莫向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