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中元夜有感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愿結來生。
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鑒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愿結來生。
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鑒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親手在香臺上書寫金字經文,只希望能與你結下來生之緣。蓮花漏的水滴聲流轉,楊枝上的露水低落,想來神靈能洞察我微小的誠意。要知道我像荀奉倩一樣傷心到了極點,只能向秋夜傾訴。西風毫不理會,只見一池浮萍,幾點荷燈。
香臺:放置香爐的臺子。
金字經:用金粉書寫的經文。
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楊枝露:佛教認為楊枝沾水灑凈可消災祈福,這里指露水。
奉倩:指荀粲,三國魏人,他喪妻后哀傷過度而死,后常用來形容對亡妻的深情。
秋擎:秋夜。擎,有舉意,這里可理解為秋夜如被擎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情感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中元夜,因思念逝去的愛人或友人而作。中元夜是傳統祭祀節日,容易勾起人的哀思。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哀傷思念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景抒情和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霜凝翠閣。謾獨剪燈花,斜照羅幕。點檢芳心舊事,幾多成錯。清愁正爾無聊賴,聽梅花、數聲殘角。小窗風細,虛檐月轉,怎禁寥寞。笑鬢底、年華老卻。問前度劉郎,何處重約。流水桃花,別后幾番開落。吾廬三徑歸來好,任緇塵暗迷京索。鳳臺人遠,雁書頻寄,喜占烏鵲。
邂逅羅浮客,論心衛水傍。紅絲勞把贈,青玉爛生光。偃月窺蕓案,涵星動草堂。輸他阿環麗,捧立在昭陽。
石畔竹扶疏,棠梨結子初。坐來山雨過,濕翠欲沾裾。
蕙蘭同氣猶爭長,姚魏齊名各一家。不似優曇照寒水,一莖能現四邊花。
杯酒河橋餞去篷,誰知此別竟西東。隙駒冉冉歲華改,樓燕飛飛春事空。佩冷江皋凄落月,笳吹朔漠動悲風。芳魂寂寞揚州路,后土瓊姬恨略同。
海邊佳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淺深芳萼通宵換,委積紅英報曉開。寄語春園百花道,莫爭顏色泛金杯。
暖翠香風藹玉京,鰲峰高與五云平。九重鸞馭從天下,萬朵金蓮徹夜明。龍德當陽開泰運,恩波如海洽群生。祥光一道星垣里,照見黃河徹底清。
采芝不覺過前山,偶答樵歌莫卻還。人影自行殘照外,雨云先入翠微間。
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去住兩無礙,人天爭挽留。去如龍出山,雷雨卷潭湫。來如珠還浦,魚鱉爭駢頭。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浮。我比陶令愧,師為遠公優。送我還過溪,溪水當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寧有別離憂。
精廬高下翠微間,石磴迢遙次第攀。藤杖藉支蒼蘚滑,竹扉嘗掩白云閒。檐前老鶻將雛立,樹里孤僧負缽還。獨上孤峰西望遠,日斜煙霧暗江關。
郡國棠陰日日濃,乘軺衣繡惜匆匆。秋天雕鶚風云外,春草池塘夢寐中。聞道蓬瀛才有素,肯教江海樂無窮。斯民未作北亭別,使節時時過浙東。
輝輝短景不能春,照我貧屋亦復仁。虞淵道遠寒云屯,羲和愁思隕厥輪。君不見志士憔悴甘賤貧,塊處屋漏含悲辛。重堂溫室顛醉昏,悠悠蒼天彼何人。
倦倚瓊簫欲罷難。緘情無奈碧瑯玕。秦樓依約霧中看。不分閒庭忘夜永,本來空谷耐天寒。回腸多似舊紅闌。
不信張昭未是奇,賊來送死又何疑。一生諂事欺孤操,操死猶臣不十丕。
西池草,和夢汎晴暉。幾度見春歸。寒沙盟冷鷗先覺,秋江影落雁初飛。故園荒,征路遠,信音稀。笑逆旅、光陰忙似瞥。更好染、髭須何用鑷。驚夜杵、搗寒衣。桃花流水應無恙,小山叢桂更疇依。早歸來,新酒熟,菊成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