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
既不能招手立挽瀛洲來,又不能騎鶴直上蓬山去。
百尺紅塵滾滾中,老弱顛連目空顧。
仙乎仙乎爾獨遠居縹緲之丹邱,瓊階玉宇結為樓,哀樂不聞心不憂。
嗚呼哀樂不聞心不憂,使我盼望生離愁。
既不能招手立挽瀛洲來,又不能騎鶴直上蓬山去。
百尺紅塵滾滾中,老弱顛連目空顧。
仙乎仙乎爾獨遠居縹緲之丹邱,瓊階玉宇結為樓,哀樂不聞心不憂。
嗚呼哀樂不聞心不憂,使我盼望生離愁。
既無法一招手就將瀛洲仙山拉到眼前,又不能騎上仙鶴直飛蓬萊仙山。在這滾滾紅塵中,老弱之人困頓流離,只能空自張望。仙啊仙啊,你獨自遠居在縹緲的丹邱仙境,用玉階瓊樓建造宮闕,聽不到人間的哀樂,心中沒有憂愁。唉,聽不到哀樂、心中無愁的你,讓我因盼望而產生了離別的愁緒。
瀛洲、蓬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見于《史記》《列子》等典籍,為仙人居所。
丹邱:神話中的仙境,《楚辭·遠游》有‘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的記載。
瓊階玉宇:用美玉砌成的臺階和樓宇,形容仙境建筑的華麗。
顛連:困頓、流離,形容老弱之人生活艱難、無依無靠的狀態。
紅塵:指人間俗世,與仙境的‘縹緲’形成對比。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推測為作者面對人間困頓、渴望超脫而不得時所作。通過仙凡對比,反映了對現實的無奈與對理想境界的追尋,暗含對世俗疾苦的關切。
全詩以仙凡對比為核心,借無法成仙的遺憾與對仙境的遙想,抒發了超脫不得的愁緒,同時隱含對人間苦難的同情。語言直白真摯,情感層次鮮明,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之作。
美哉延綠亭,水竹含清秀。中有鹿冠翁,枕書眠白晝。
云卿通家子,翹思遠相候。執手問平安,呼童列觴豆。
況當二陰月,大火將西流。林深暑氣消,牖啟涼風透。
鳥哢疑宮懸,檐流亂山溜。杯行不知辭,食進時起侑。
樂事難具陳,奇文每相叩。翁言吾老矣,此會豈云偶。
題詩寫新圖,醉墨滿襟袖。有暇能再來,毋論雨今舊。
梅子香吹,藤花雨歇,白門破帽留連。正憶君時,青鸞飛下雙箋。開緘勸我金臺去,怕金臺、秋色堪憐。燕磯前、記廿年游,冷六朝煙。
京江欲趁蘭舟渡,有蘆橋詞筆,柳店吟鞭。但是今宵,燈寒第幾樓邊。隨風寄語高陽侶,問何人、跋扈依然。月初圓,舞郁輪歌,上酒家眠。
溪女不畫眉,
愛聽畫眉鳥。
夾岸一聲啼,
曉山青未了。
去縣日以遠,風俗日以變。顧此后壟番,北至中港限。
音語止一方,他處不能辨。頭發頂上垂,當額前后剪。
發厚壓光頭,其形類覆盌。亦有一二人,公然戴高冕。
黑絲及紅絨,纏之百千轉。大有古人風,所惜雙足跣。
男女八九歲,牙前兩齒刬。長大手自牽,另居無拘管。
父固免肯堂,翁亦無甥館。是處兩三間,村莊何蕭散。
高廩置平原,黍稷有馀挽。所慮濕氣蒸,駕木如連棧。
巨匏老而堅,行汲絡藤瓣。溪水漲連旬,利涉身焉綰。
豐年百禮偕,疾病顛危罕。飲酒即高歌,其樂何衎衎。
醉踏青山憶舊游,
兩年流落古杭州。
夢隨云影忽東去,
石上蘚花無限秋。
拜別高堂日欲斜,
紅巾拭淚貴新花。
徒來生處卻為客,
今日隨夫始是家。
正月一,是新年。
家家慶賀,處處喧闐。
惟有拄杖子,不隨時變。
松根穩坐,石上安眠。
驀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
木人聽不足,瘦立綠蘿煙。
風雨蛟精出,搴簾濕奕棋。
三秋紛赴節,六月亂添衣。
酒酌頻踰醒,笙歌爽更徽。
晚晴還有月,今夜不須歸。
昔嘆畫中行不到,
居然今日畫中游。
何因乞取倪迂筆,
歸去仍摩一段秋。
河岳神靈降,唐虞景運開。
致君優圣域,躋俗在春臺。
天上臺星坼,人間梁木摧。
霜風咽笳鼓,斷續送馀哀。
與君相別若耶溪,十載湘航與蜀梯。恰到六朝行樂處,臺城東畔冶亭西。
不分詩顛著病魔,一杯姜酒汗滂沱。須臾下筆風雷吼,寫盡清溪曲曲波。
日西何事客歸遲,等看娟娟一寸眉。卻是嫦娥太誇客,和宮推出桂花枝。
雨馀溪水十分盈,更著秋潮數寸生。西浸夕陽東浸月,并于池面作鮮明。
風前月放玉杯圓,雨后云拖翠縷纖。月要鐘山全體現,云師只肯露微尖。
多謝西風護綠漪,不教一點動琉璃。并留楊柳春時葉,總向琉璃四面垂。
清溪元有幾家灣,留得如今一曲殘。六代舊人無處問,只馀淮水與鐘山。
墻頭紅旆醉僛僛,大將防江出六奇。我自中原行鐵馬,他時此物不勞施。
不須北阜與西涼,城里溪亭剩得狂。風過靜觀波治亂,云閒閒看月興亡。
老翁何處已飛仙,想跨寒驢挾短鞭。來往段家池上路,只今枯柳尚鳴蟬。
陰光浮石壁,
長如春水生。
僧歸夕磬后,
回首見西清。
夕眺高樓上,林暉竟日清。
獨山秋戍冷,三泖暮潮生。
漁火中流見,鷗波永夜明。
蘭橈須小住,煙月正多情。
霜飆連夜飛,客子待曉發。仆夫起秣馬,烏叫女墻月。
蕩蕩盧龍闕,茫茫右北平。古來雄俊人,幾輩騰英聲。
書生何足為,往來甘饑疲。饑疲不自惜,足以昌吾詩。
來見菊始黃,去食蟹垂盡。日月暗移人,奄忽若旋軫。
予鬢無多發,變素已三年。子眸炯若星,先日明曙天。
家近海西南,游窮海東北。海水自通波,日夕蕩胸臆。
有時忽清發,出聲來天風。鯤鵬兩么?,視之若斯螽。
所惜竹林子,歸向故山臥。不然競出奇,迭唱與子和。
子去余何嗟,相期在桃花。何緣寫此詩,寄向天之涯。
晚日浴鯨海,璧月掛鰲峰。不知今夕何夕,燈火萬家同。樓外芙蕖開遍,人在琉璃影里,語笑隔簾重。對景且行樂,一醉任東風。
黃堂宴,春酒綠,艷妝紅。文章太守,和氣都在笑談中。正此觥籌交錯,只恐笙歌未散,溫詔促追鋒。來歲傳柑處,侍宴自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