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錢塘德輝 其五
白云如海草連陘,
斷發猶攜翡翠屏。
可似朝云能入道,
從君日誦大乘經。
白云如海草連陘,
斷發猶攜翡翠屏。
可似朝云能入道,
從君日誦大乘經。
白云翻涌如海洋,衰草連接著山陘;即便斷去長發,仍攜帶著翡翠屏風。是否能像朝云那樣歸入佛道?從此跟隨您每日誦讀大乘佛經。
陘(xíng):山脈中斷的地方,山間小道。
斷發:古代南方有斷發習俗,此處或指削發修行之人。
翡翠屏:用翡翠裝飾的屏風,代指珍貴器物。
朝云:典出蘇軾侍妾朝云,曾學佛參禪,此處借指虔誠向道之人。
大乘經:佛教經典中主張普度眾生的流派經典,如《金剛經》《法華經》等。
此詩為贈友之作,或作于詩人與錢塘德輝交往期間。德輝當為向道之人,詩中‘斷發’‘誦經’等細節,反映出元代佛道交融的社會文化背景,亦可見詩人對友人修行選擇的支持。
全詩以景入情,由物及心,通過自然景象與生活片段的刻畫,肯定友人入道修行的選擇,體現出元代文人對佛道思想的接受與實踐,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
榕壇風月本雙清,
十笏山齋構竹成。
添寫筼筜千萬個,
夜深同此聽秋聲。
寰中日月,量外乾坤。
舉起也千差萬別,放下也不立纖塵。
人間喘汗。無計翻銀漢。
有個至人來震旦。宴坐補陀巖畔。
吾聞福壽難量。待看海底生桑。
乞取凈瓶一滴,普教大地清涼。
發盡寒梅千萬枝,
小桃乘暖欲開時。
春風次第來須早,
芳草垂楊莫恨遲。
江月來何遲,輕風吹鬢絲。
不是送君別,安知此地奇。
客中燈是伴,興至酒相宜。
明日東林下,玄言應對誰。
秋欲暮,江水盡生涼。鷗浴似添濤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黃。材屋日恒長。
初刈獲、粳秫半登場。籪起肥螯宜買醉,甕傾新酒遠聞香。一笑舉杯觴。
尋春行過古城東,春氣先從海角通。池草怯霜拳嫩綠,山桃迎日展新紅。
池塘新水碧泱泱,楊柳牽風綠線長。已信形骸隨野馬,不思功業到巖廊。
一聽春聲只自悲,山山相應鷓鴣啼。卻尋花島看花處,水上紅云數片低。
一杯濁酒覽春光,人世紛紛任短長。細草自勻新歲綠,落梅猶散去年香。
云影暮時鶯語低,花枝深處蝶魂迷。青樓不遠要佳客,錦纜牽船更向西。
草色蔥蒼遍冢丘,花枝紅白倚城頭。憑誰喚取王摩詰,畫出傷春一段愁。
茸茸綠芷香先吐,點點緋桃萼半敷。卻憶江南江水滿,一條晴練接天鋪。
數行徙倚迎風柳,幾樹參差照水花。最惜去年梁上燕,會隨春色到貧家。
青春又送一年來,不道春霜兩鬢催。春淺春深春自老,且將懷抱向春開。
花開游女斗明妝,馬上誰憐白首郎。社叟從今歌擊壤,詩人不用嘆繁霜。
矮紙曾題字數行,
旁人怪我語蒼涼。
湖山自是幽人福,
漫與前賢并較量。
念家山破,秋月春花愁里過。血淚模糊,畫出分湖舊隱圖。
一聲飄泊,歷盡天涯和海角。何日扁舟,煙水菰蘆續俊游。
滑臺故巖州,魏晉積戰爭。本緣滑氏壘,增之以為城。
兼有逯明址,未隨陵谷更。堅崄不可攻,曩牒載分明。
兵法貴攻瑕,何事以力征。其民俗剛武,夏育所自生。
至今雄雞冠,上冢祭結纓。古城筑來久,或空蒸土成。
不容卓錐刺,安有一炮轟。火攻良下策,穴之詎能傾。
臺前赤眉聚,山上白馬鳴。元戎虓如虎,分樹蕩寇旌。
梯登既云屬,烽舉亦雷驚。滅此乃朝食,不覺老我兵。
宰相須讀書,有將皆韓彭。謀帥取敦詩,悅學利師貞。
今君試看錫山碑,天下何泉居第一。
落落長松陰,清溪一道深。
潺淙歷危石,宛轉入花林。
素鮪樂空水,鳧鷗臥煙潯。
石上垂綸客,臨淵非世心。
掩關小室動經旬,蠹簡如山伴此身。
百億須彌藏粒芥,大千經卷寓微塵。
危機已過猶驚顧,惡夢初回一欠伸。
此段神通君會否,聽風聽雪待新春。
蠢爾因何事,紛紛斗不休。
潰堤殫眾力,伏穴有深謀。
渡竹編成陣,趨膻誓報讎。
輸他蜂蝶樂,花國日酣游。
花六出,
凝妝繡幕前。
春纖冷,
懶整玉釵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