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三首 其十
一漚未起,古帆未掛。
風信不來,無人舉棹。
一漚未起,古帆未掛。
風信不來,無人舉棹。
一個水泡還未在水面泛起,古老的船帆尚未懸掛。風的消息還未傳來,沒有人舉起船槳。
漚(ōu):水泡,水面因波動形成的小氣泡。
古帆:舊帆,此處或指未張掛使用的船帆。
風信:風的信息,指起風的跡象或征兆。
舉棹(zhào):舉起船槳,代指劃船動作。
《偈十三首》為禪宗偈頌組詩,此類作品多為僧人闡釋佛理或開示弟子而作。本首通過描繪船行前的未動狀態,隱喻禪修中‘動念之前’的本真境界,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思想的體現。
此偈以船行前的靜態場景為喻,通過‘未起’‘未掛’等否定性描述,強調事物未受人為干預的本然狀態,是禪宗借物喻理的典型之作,語言質樸而禪意深遠。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它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欹枕羅衣薄,蛩聲院落哀。落花風不掃,閉戶月頻來。弱質閒將槁,雄心尚未灰。起猶歌伏櫪,顧影自徘徊。
萬事人間偶喚醒,數椽我屋傍秋藤。醉眠老石三千丈,知在青天第幾層。望外虛名何我敢,眼前門戶是君撐。十年面壁收心坐,祇好平生去一矜。
春風不入窶人家,三月園桃未著花。老子放癡都不問,山廚日日飯胡麻。
影映蘋婆釉,光搖度母壇。色香不住有情天,悟到非花非葉是真禪。
已盡江南路,黃河帶月過。客心愁地闊,風力入霜多。日色依山澹,鴻聲怯凍和。從來辛苦意,孤負好巖阿。
青巒生色水生波,處處吳姬餉酒醝。震澤有山皆樹橘,虎丘無月不聽歌。潮田沒去春畦少,儂語訛時怪事多。近日押徵知不免,閶門風景看如何。
白頭游興未能忘,幾度西湖上畫航。失路久為狂阮籍,寫經仍是懶嵇康。宵來泮水添圓月,雨后遙峰近女墻。誰道廣文官獨冷,醉人新釀荔支香。
舊寺丘墟后,重興歲月賒。莫將閒禍福,容易托僧伽。
永夜聞商歌,迅響何裊裊。凄清徹天地,游鯈出深沼。豈無雅與南,所嗟知者少。美人悵何許,遺世隔云表。容輝耀日月,芬芳遍幽眇。緘書道情素,愿寄西飛鳥。
一夢江湖已十春,芒鞋不踐馬頭塵。只知今日了今日,豈料一身愁一身。南阮固應慚北阮,越人哪得累秦人。西風不但吹游子,吹老天涯白發新。
去年今日此時間,坐地惶惶道路邊。樓動有聲終未禍,奔逃萬狀亦堪憐。頻傳消息報馀震,咫尺之遙嘆汶川。西望唯祈昊蒼佑,夜空漠漠數星寒。
滿樹棕花滿徑松,解鞍才是暝樓鐘。上方月白山云靜,看見東南一兩峰。看了題名看跋文,自憐不及晦翁門。野僧惜打殘碑賣,時共山猿洗墨痕。
追想創始時,丙寅乃設社。朝政傷不綱,遺賢都在野。江上諸名流,奔輪扶大雅。小園集鸞鳳,時見眾仙下。或頎而長兮,有愿而秀者。杞梓與楩楠,眾材集廣廈。金錫暨銅鐵,陶镕歸大冶。荏苒幾春秋,消寒與消夏。
共嗟山相逸,卻訝地仙行。密座慚聯璧,投詩乏報瓊。忘機林鳥過,照眼水云生。誰道江湖遠,悠悠世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