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舉見寄次韻為謝二首 其二
想見山靈喜,如看柱史來。
江清無急硤,野潤失飛埃。
行攬孟博轡,再然安國灰。
相過忍遽別,莫放錦帆開。
想見山靈喜,如看柱史來。
江清無急硤,野潤失飛埃。
行攬孟博轡,再然安國灰。
相過忍遽別,莫放錦帆開。
可以想象山間神靈歡喜,如同看到柱史到來。江水清澈沒有湍急的山峽,郊野濕潤不見飛揚的塵埃。將攬住范孟博的馬韁,重新點燃韓安國的余灰。相逢怎忍心倉促告別,不要讓華美的船帆開啟。
柱史:指老子,曾任周柱下史,此處借指李士舉,表達對其尊重。
急硤:湍急的山峽。硤,同'峽'。
飛埃:飛揚的塵土。
孟博:東漢范滂,字孟博,以剛正著稱,此處喻指李士舉的高潔品格。
安國灰:西漢韓安國,曾被獄吏侮辱,后復官,有'死灰復燃'典故,此處喻指困境后重新振作。
錦帆:華美的船帆,代指行舟。
此詩為作者對李士舉寄詩的次韻酬謝之作,創作于二人交游時期。李士舉寄詩相贈,作者以此回謝,表達對友人的重視與深厚情誼。
詩中通過想象山水之景與歷史典故,展現友人高潔品格與重逢之喜,末句直抒別情,情感真摯。語言含蓄典雅,用典貼切,是酬贈詩中的佳作。
瀟湘木落時,玉佩秋風起。日暮悵何之,寂寞寒江水。
武功蘊宏略,希世遘奇表。挾日肇封祚,治水贊熙皞。大勛古難恃,令名當自保。迢迢南中云,惻惻羨飛鳥。
千秋云氣龍猶在,午夜松聲鶴自寒。仙子偶來成夢事,至今游客未嘗閒。
開似未開時,芬馨不自知。微風吹不遠,清夢最相宜。
吐澤潛龍舞,久沉煩暑捐。寒光飛嶂后,暖閣浴云前。有淚池中葉,無憂傘下天。人間換涼熱,驟雨已為先。
繞欄秾艷四時開,都是區區手自栽。此去鶯花誰是主,故園猿鶴不勝哀。
處處蟬聲咽柳亭。隆隆日午正當庭。蓮香有水紅妝倩,竹粉無風翠影停。揮扇子,候涼生。疏簾小簟卻銀屏。南熏日暮無行雨,喚煞啼鳩不耐聽。
達士志慷慨,貪夫思保全。有身則有患,消散固其然。伏波甘馬革,莊周快烏鳶。用意非一趣,大要歸明賢。愚者闇桑榆,郁郁坐自煎。思慮損眠食,恐懼懷冰淵。蹙遫向賓客,劻勷終歲年。多圖寡攸成,繁辭累其愆。展轉不獲紓,赍恨寱重泉。木槿榮一朝,日夕用長嘆。
欲求無讖師,為我讖綺語。三界無處尋,久墮泥犁土。
上林看草色,河橋望日暉。洛陽城閉晚,金鞍橫路歸。
冰泮龍池春似海,玉鳧金雁繞紅蓮。人生何幸雍熙世,共樂光明不夜天。
共說調心易,誰能對境忘。煙塵迷覺路,冠盡聚津梁。未聽三車演,先過百戲坊。如何空寂意,翻助冶游場。
千山秀回環,靈液走巖竇。清甘佇方空,可咽不可漱。
石燥草枯蛙不鳴,西山空見白云生。何當倒瀉星河水,遍野流泉飛瀑聲。
從來醒醉不關渠,肯為籬邊問所須。冷笑淵明癡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癡兒索錢要沽酒,吾豈紿兒囊已羞。乃翁作詩須汝和,覓句共登西北樓。昔人臥聽門前雪,我亦坐看籬下花。不是雨多門自掩,情知歲惡酒難賒。典裘貿布得杯觴,俗認虛名作醉鄉。溪雨山風妒酒色,疏籬冷蕊逐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