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漢老弟夜雨詩
蠟紙燈籠云母輕,近來勾我睡魂生。
醒來驟聽空階雨,疑是糟床壓酒聲。
眼看世事一毫輕,莫把浮名絆此身。
卻笑彭城風雨夜,枉教松竹作離聲。
掩卷支頤萬慮輕,家風元是魯儒生。
短檠已入秋堂露,對榻猶便夜雨聲。
雨催詩興筆頭輕,飯顆休嘲太瘦生。
華動淋漓清夜酌,竹分瀟灑暮檐聲。
紛紛萬事醉中輕,金石論交仗曲生。
鼓吹縱無蛙兩部,歡呼時和隔墻聲。
蠟紙燈籠云母輕,近來勾我睡魂生。
醒來驟聽空階雨,疑是糟床壓酒聲。
眼看世事一毫輕,莫把浮名絆此身。
卻笑彭城風雨夜,枉教松竹作離聲。
掩卷支頤萬慮輕,家風元是魯儒生。
短檠已入秋堂露,對榻猶便夜雨聲。
雨催詩興筆頭輕,飯顆休嘲太瘦生。
華動淋漓清夜酌,竹分瀟灑暮檐聲。
紛紛萬事醉中輕,金石論交仗曲生。
鼓吹縱無蛙兩部,歡呼時和隔墻聲。
蠟紙糊的燈籠像云母一樣輕盈,最近總勾得我睡意漸生。醒來忽然聽到空階上的雨聲,還以為是酒榨壓酒的聲音。眼看世間萬事都輕如鴻毛,莫要讓浮名束縛自身。卻笑當年彭城的風雨夜,白白讓松竹發出離別的聲響。合上書卷手托下巴萬慮皆輕,家風本是魯地的儒家傳統。矮燈架已落入秋堂的露水中,對床而臥更適應這夜雨之聲。夜雨催發詩興下筆輕松,莫要像飯顆山那樣嘲笑我太瘦。華彩淋漓的清夜小酌,竹影瀟灑映著屋檐的雨聲。紛紛萬事在醉中都變得輕盈,金石之交還要依仗這杯中酒。縱使沒有蛙鳴如兩部鼓吹,也時常能聽到隔墻的歡呼之聲。
蠟紙燈籠:用蠟涂過的紙制成的燈籠,透光且輕便。
糟床:榨酒的器具,酒醅在糟床中壓榨出酒。
彭城:古地名,今江蘇徐州,此處可能指過去的某個雨夜經歷。
支頤:手托下巴,形容沉思或閑適的狀態。
短檠(qíng):矮燈架,代指燈。
飯顆:用典,出自杜甫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后指作詩苦吟。
曲生:酒的別稱,出自唐鄭棨《開天傳信記》中“曲秀才”的典故。
蛙兩部:指蛙鳴如鼓樂,《南史·孔稚珪傳》載其門庭蛙鳴,稱“兩部鼓吹”。
此詩為作者與弟弟“漢老弟”的雨夜唱和之作。創作于秋夜,兄弟對榻而坐,聽雨聲、飲清酒、聯詩句,借夜雨觸發對生活、友情的感悟,展現文人雅趣與家族風習。
全詩以“夜雨”為線索,串聯聽聲、憶舊、聯詩、小酌等場景,既描繪雨夜閑適之景,又抒發淡泊世事、重情重義的胸懷。語言平實而富有詩意,體現了宋儒詩中理趣與生活趣味的結合。
楚天未白轉星河,樓角先吹出塞歌。長愧侵床五更月,殷勤無計謝姮娥。
一霧二雨三日風,田家卜歲疑兇豐。我心惟愿兵甲解,天意豈必斯民窮。虎旅歸思懷舊土,鑾輿消息望還宮。春盤濁酒聊自慰,無使戚戚干吾衷。
一從長發離京城,侍父寒暄經萬程。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紅日夜瞻星。諸君喜抵王師所,四顧傷為荊莽坰。群落妻拿凄泣聲,俄然戎丑萬交橫。司空淑人頻勸諭,英雄死義無求生。馬皮遠裹伏波骨,銅柱高標交趾驚。振旅龍江修戰具,移文鳳闕請增兵。
洄潭轉埼岸,我作《江郊》詩。今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葺為無邪齋,思我無所思。古觀廢已久,白鶴歸何時。我豈丁令威,千歲復還茲。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弟昆心自切,父子誼尤真。日月千年曉,乾坤萬物春。角聲催去旆,帆影候歸人。送汝京華道,澆愁酒味醇。
午夜攜燕妓,當年賦洛神。草縈青玉案,花亞白綸巾。上國三千騎,華堂十九人。最憐傾蓋日,局促侍車裀。
積水群山里,行舟亂石間。地偏疑隔世,峽怒欲藏關。獨鳥啼深樹,斜陽下急灘。千憂逢一快,未覺此生孱。
薄薄疏云漏月明,礎根收潤晚風清。空庭泥濕鳴螻蟈,夜氣如秋夢不成。
入夢莊生何日覺。游戲花天,只道春光好。誰分春光原草草。金風玉露來偏早。到處蛩愁兼蟪吊。秋士秋娘,一樣傷懷抱。羨煞飛仙呼老道。置身總在高寒表。
君不見天人手中三尺冰,乃翁授之赤帝精。白蛇斫斷天始驚,川原流血野草腥。天荒地老泣素靈,炎劉帝業一掃成。歸來歌風八極清,吳鉤巨闕皆虛名。流傳典午氣未平,精光徹天奮如霆。郁攸扇妖武庫傾,化為霹靂凌紫冥。壯士感時涕淚零,劍兮劍兮何由得汝跨海斬長鯨。
圣心仁義相為一,行動無非個里來。已自不思并不勉,曷嘗著意為安排。
尋春春在鳳城東。羅帕玉花驄。美人半亸垂鞭袖,游塵遠、目斷云空。淺碧湖波雪漲,淡黃官柳煙蒙。相如多病賦難工。宿酒更頻中。歸來自按新聲譜,憑誰解、唱與東風。一夜小窗疏雨,杏花明日應紅。
天高氣爽,正金風玉露,安排秋節。株守蓬窗無寸效,自愧才非人杰。那更家貧,又添丁累,料想無奇骨。新章褒美,天然好語還發。堪羨力薄無儲,賓庖蕭索,乏禮延佳客。多謝諸公來寵賁,雖有一甌春雪。玉果未圓,犀錢須辦,早早為君說。恐辜珠玉,小詞聊且權折。
舟行詩酒兩相牽,豈暇觀書理廢箋。金榼興闌多半醉,錦囊才亂罕終篇。吟哦有味增閒適,酩酊忘形謝曲拳。年大此鄉疑可老,宦涂羞鬻賈人鞭。
秋思鄉愁兩苦辛,每臨西北望秋云。此生更老情終在,誰為寄聲千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