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樵山
川原繚繞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
滿徑懸蘿無犬吠,隔林修竹有鸞棲。
泉鳴群玉飛青磴,橋跨雙虹度碧溪。
振袂忽躋千仞上,暮云遙眺萬山低。
天開圖畫出塵氛,并列羅浮更不群。
潮勢全吞南海月,樓光半入北山云。
桄榔樹色晴中見,欸乃歌聲靜裹聞。
便欲乘風跨黃鶴,掀髯一問碧霞君。
西樵之山插霄漢,七十二峰深翠微。
高臺花雨飛晴晝,絕頂天風吹客衣。
紅樹枝頭雙蝶板,綠蘿陰下一漁磯。
相逢愿結求羊侶,笑向東風歌采薇。
川原繚繞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
滿徑懸蘿無犬吠,隔林修竹有鸞棲。
泉鳴群玉飛青磴,橋跨雙虹度碧溪。
振袂忽躋千仞上,暮云遙眺萬山低。
天開圖畫出塵氛,并列羅浮更不群。
潮勢全吞南海月,樓光半入北山云。
桄榔樹色晴中見,欸乃歌聲靜裹聞。
便欲乘風跨黃鶴,掀髯一問碧霞君。
西樵之山插霄漢,七十二峰深翠微。
高臺花雨飛晴晝,絕頂天風吹客衣。
紅樹枝頭雙蝶板,綠蘿陰下一漁磯。
相逢愿結求羊侶,笑向東風歌采薇。
山川原野曲折連綿,芳草茂盛,向西而去的登山之路清晰不迷茫。滿是懸掛的藤蘿的小徑沒有狗叫,隔著樹林的修長竹子里有鸞鳥棲息。泉水轟鳴如群玉在青色的石階上飛濺,橋像雙虹橫跨碧綠的溪水。我揮動衣袖忽然登上千仞高峰,傍晚眺望,群山顯得低矮。天空展開如畫卷般的美景,脫離了塵世的紛擾,它與羅浮山并列,更顯與眾不同。潮水氣勢磅礴,仿佛要吞沒南海之月,樓閣的光芒一半融入北山的云里。晴天能看見桄榔樹的顏色,寂靜中能聽到劃船的歌聲。我真想乘風跨上黃鶴,掀動胡須去詢問碧霞君。西樵山高聳入云霄,七十二座山峰深藏在青翠之中。高臺在晴朗的白天有花雨飄落,絕頂的天風拂動著游客的衣裳。紅樹枝頭有雙蝶飛舞,綠蘿樹蔭下有一處釣魚的石磯。我希望能與遇到的人結為像求仲、羊仲那樣的好友,笑著面對東風唱起《采薇》之歌。
川原:山川原野。繚繞:曲折連綿。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
天梯:指登山的路。
懸蘿:懸掛的藤蘿。
修竹:修長的竹子。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群玉:形容泉水飛濺如玉石。青磴:青色的石階。
雙虹:形容橋像兩道彩虹。
振袂:揮動衣袖。躋:登上。
塵氛:塵世的紛擾。
羅浮:山名,在廣東。
桄榔:一種樹木。
欸乃:劃船的聲音。
碧霞君:神話中的仙人。
插霄漢:高聳入云霄。
翠微:青翠的山色。
花雨:像花一樣飄落的雨。
蝶板:可能是指蝴蝶飛舞。
漁磯:釣魚的石磯。
求羊侶:求仲、羊仲,是漢代隱士,這里指志同道合的好友。
采薇:《詩經》中的篇名,有隱居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西樵山時,被其壯麗的自然風光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更多機會游山玩水、寄情山水,詩人借此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西樵山的美景,表達隱居之愿。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生動,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山水的審美和精神追求。
少年不愛萬金身,歌舞尋春愁送春。滿眼紛華心寂寞,長安市上酒家人。
空林回夕照,清梵尚依微。野鷺窺僧缽,天花綴佛衣。經翻長日過,錫伴暮云歸。欲托門人宿,因觀靜者幾。
唐虞建官百,夏商始加倍。周官固兼攝,乃不為祿計。王畿僅千里,紛紛錯采地。但讀妖莽書,可望亡新治。為食裁冗官,省官仍省事。任怨理則然,曲徇反成累。
柴桑歸汲汲,幽思向誰言。流水長隨步,青山自繞門。肩輿僧社月,草座野人樽。指點重陽菊,叢叢又滿園。
羚羊古峽口,西望見崧臺。人家背山住,城門臨水開。漁歸云即合,雞鳴潮不來。坐看明月上,客思渺悠哉。
東吾達命愛都捐,最是憂心易損年。頭白逢春能幾許,且收雙淚向花前。
憶臥飛云醉亦寒,海深宵日赤同看。幔亭北望燕臺遠,回首垂天笑羽翰。
早寡陶嬰似,艱貞五十春。未亡黃鵠苦,垂老白華貧。養志惟高尚,忘憂是隱淪。期頤曾未得,有憾昊天仁。
馬度峰門春象明,鳥知人意散歌聲。淡濃盡點山中景,活潑新添川上情。東壁詩痕題石古,西巖花氣逼懷清。醉馀漫立垂楊側,吟眺鶯梭錦欲成。
禪房鐘乍歇,古術鳥初啼。催醒還家夢,依然在虎溪。
雁行聲價壓朋儔,凜凜詞鋒炯二矛。寶劍神光埋不住,夜沖星斗落旄頭。
死向書中誰買骨,前賢未必先知。忽欣家報到宜時。語長偏舛錯,事過總參差。豎起脊梁俱化鐵,不容此后無為。重逢細話昔分離。饑寒多瘧苦,流落一心癡。
野興幽獨不自適,步屧隨我過南陌。痛飲不惜杖頭錢,俯仰放歌天地窄。作詩豪登風月臺,筑室幽插云霞堆。香粳準擬十月熟,黃菊商量九月開。馴鷗似來聽醉語,朝飛來兮暮還去。我亦天涯寄跡蹤,何勞虛生塵網中。昨夢臂生兩翼雄,何不一舉凌天風。手摘星辰作棋子,浩然歸訪商山翁。
昨夜新霜落,淮南十月初。寒云風后白,高木雨來疏。功業嗟謀拙,星霜逼歲馀。子云真拙者,寂寞為玄書。汴水日夜淺,天寒霜野寬。拂衣秋葉亂,沖面北風寒。不作歸山計,空悲走馬鞍。濟時吾力薄,俯仰一悲嘆。孤衾不成寐,起坐聽雞號。樓閉更籌靜,天寒星斗高。蕭條陶令酒,清怨楚臣騷。凜凜悲秋意,何須待二毛。
發郢流楚思,涉淇興衛情。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廣望周千里,江郊藹微明。舉爵自惆悵,歌管為誰清。潁陰騰前藻,淮陽流昔聲。樹道慕高華,屬路佇深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