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越秀山懷古 其一
蒼茫吊古獨登臺,極目天南瘴霧開。
一代興亡悲黍麥,千秋霸業(yè)剩蒿萊。
塍荒禁苑耕殘瓦,潮落珠江冷劫灰。
回首玉鉤斜畔路,素馨寂寞銷寒暉。
蒼茫吊古獨登臺,極目天南瘴霧開。
一代興亡悲黍麥,千秋霸業(yè)剩蒿萊。
塍荒禁苑耕殘瓦,潮落珠江冷劫灰。
回首玉鉤斜畔路,素馨寂寞銷寒暉。
我獨自登上高臺憑吊古跡,眼前一片蒼茫,極目望向天南,瘴霧漸漸散開。朝代的興亡讓人悲嘆,昔日繁華之地如今只剩黍麥;千秋霸業(yè)也只留下荒草。荒廢的田埂邊,曾經的禁苑里人們在殘瓦間耕種,珠江潮落,帶著劫后的寒意。回首望向玉鉤斜畔的道路,素馨花在寒暉中寂寞地凋零。
吊古:憑吊古跡。
瘴霧: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這里也可象征社會的黑暗、動蕩。
黍麥:《詩經·王風·黍離》有周大夫行役過故宗廟宮室,盡為黍離,憫周室顛覆而作,后以“黍離之悲”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蒿萊:野草。
塍:田埂。禁苑:帝王的園林。
劫灰:劫火的余灰,指戰(zhàn)亂后的殘跡。
玉鉤斜:在揚州,這里泛指古跡所在之地。
素馨:花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表達的朝代興亡之感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社會動蕩、朝代更迭之后,詩人目睹昔日繁華不再,觸景生情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朝代興亡和歷史變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蒼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感慨。
一白不受采,重玄今罷論。窗前有綠竹,密雪打黃昏。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風雨颼颼漲碧瀾,秋陰漠漠失前山。舟人也學襄王夢,長在朝云暮雨間。
昔人臺館此山隅,鳳舞龍飛列帝居。二百年來幾惆悵,人間何地覓華胥。
譯使燕京納貢回,春風相送過榆臺。單于無事耽歌舞,夜敞穹廬海月來。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云錦段,從教匹練寫秋光。
吾宗家湖曲,虛齋納天光。清源瀉活水,中有菡萏香。我欲袖兩圖,再拜升公堂。先天揭右序,太極列左方。見草憶舂陵,看花思洛陽。花草各有性,指圖試參詳。
比玉芳名號雪齋,更無春色入幽懷。橫琴獨坐香閨晚,欲把新詩和鐵崖。
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欹枕覆鴛衾。隔簾鶯百轉,感君心。
蒼松數株葉如幄,影落滄波紫翠間。想得游人清賞后,扁舟載月夜深還。
雨昏石硯寒云色,風動牙簽亂葉聲。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曲榭紅蕖影上,圓庵綠筱陰中。門外何人會畫,故來寫作屏風。
無正文。
流水無言寂寂,落花有意毿毿。往事空馀華屋,倚闌愁絕江南。
性拙如鳩本自偏,柳州何必更祈天。人間機巧知多少,無復三皇五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