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日亭
金輪飛出海東頭,暗映滄波島嶼浮。黃木灣光天上下,白云山色日沉浮。
人依蜃氣披寒翠,花逐蟾光促酒籌。聞說當年韓吏部,一碑千古壯南州。
金烏初照扶胥口,赤焰先騰黃木灣。瀲滟晨光全射海,絪缊丹景半銜山。
三秋爽氣澄天色,萬里長風壯客顏。遙憶舊隨雙闕直,日華端捧殿中間。
金輪飛出海東頭,暗映滄波島嶼浮。黃木灣光天上下,白云山色日沉浮。
人依蜃氣披寒翠,花逐蟾光促酒籌。聞說當年韓吏部,一碑千古壯南州。
金烏初照扶胥口,赤焰先騰黃木灣。瀲滟晨光全射海,絪缊丹景半銜山。
三秋爽氣澄天色,萬里長風壯客顏。遙憶舊隨雙闕直,日華端捧殿中間。
金色的太陽從海東頭升起,暗暗地映照得滄海中島嶼如在漂浮。黃木灣的波光與天色上下交融,白云繚繞的山色隨太陽的升沉而變化。人們靠著海邊蜃氣,披著寒翠之色,花朵追隨著月色,催促著人們舉杯飲酒。聽說當年的韓愈,一篇碑文千古以來為南方增光。金烏初照扶胥口,赤色火焰先在黃木灣翻騰。波光瀲滟的晨光完全射向大海,彌漫的紅色景象半銜著山巒。秋季的清爽之氣澄清了天色,萬里長風讓客居之人容顏豪邁。遙想過去曾在宮廷當值,親手捧著日華站在宮殿中間。
金輪:指太陽。
滄波:碧波,指大海。
黃木灣:地名。
蜃氣:即海市蜃樓現象,古人認為是蜃吐氣形成。
蟾光:月光。
酒籌:飲酒時用以計數的籌子。
韓吏部:指韓愈,曾任吏部侍郎。
金烏:神話中太陽里的三足烏,代指太陽。
扶胥口:地名。
瀲滟:形容水波流動。
絪缊:煙氣彌漫的樣子。
三秋:秋季,這里指秋季的第三個月。
雙闕:宮殿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代指宮廷。
日華:太陽的光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浴日亭在廣州南海神廟前,是觀賞海上日出的勝地。詩人在此游覽,看到壯麗的日出景象,聯想到歷史上韓愈為南海神廟撰寫碑文之事,又回憶起自己過去在宮廷的經歷,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海上日出為主題,描繪了日出的壯麗景色,融入歷史典故和個人回憶。詩的氣勢雄渾,展現出詩人開闊的視野和豪邁的情懷,在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情感方面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一身良將后,萬里討烏孫。落日邊陲靜,秋風鼓角喧。遠山當磧路,茂草向營門。生死酬恩寵,功名豈敢論。
相逢京國最情深,休沐歸來每共尋。異品對餐呈海味,道衣便坐解朝簪。迂疏北闕上書日,寂寞江潭俟罪心。巳分與君成契闊,一杯還此幸同斟。
貧居家事少,客去跋溪閒。茅屋牽蘿補,蘭階擇草刪。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孰謂寒如許,雞鳴客度關。
嘗讀田紫芝麗華行,惜哉紫芝今不存。日者見君詩與文,知君在嵩少,神馬已向西北奔。國家三年設科應故事,君亦未能免俗,東入京西門。低頭拜君昂頭識君面,碧天青嶂秋月升金盆。未省田紫芝,何以稱臞元。乃知紫芝文詞固豐艷,至于題品人物猶作涇水渾。入城市井喧,出城草木蕃。嗟我廢學胸次愈迫隘,但覺擾擾俗物遮眼昏。天下本多事,君子宜慎言。譬之山之鄙人,終日木石間而不見玙璠。
封豨乃用羅羉,宛轉自歸笭箵。何如野賤其康,浩歌潮罷聲永。
搆得茅齋傍玉華,芙蓉伏火鍊丹砂。清秋絕頂朝元夜,白露千巖濕桂花。
沙河二水交流中,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臺廢址幾春秋。羌兒走馬應辭苦,胡女逢人不解羞。使節直從西域去,岸花堤草莫相留。
公無渡河,河水深兮不見泥。公身非水犀,烏風黑浪欲何濟。公不能濟,橫帆在河西。青頭少婦泣血啼,有年不死將誰齊。公死河靈伯,妾死河靈妻。
大廈原非一木支,諸賢坐失有為時。不緣天上云龍會,誰解湘南?蚌持?垂翅夕陽鴻去遠,游神華表鶴歸遲。爭如漚鷺忘機好,依舊無心在水湄。
作詩亦似遇佳人,無心方得好詩鄰。讀書又如對佳賓,齋心方得好書親。愿君勿效唐宋詩,唐宋以下如駢枝。愿君勿掀秦漢書,秦漢以下如蠹魚。六經一座整衣冠,清風習習生云端。秦漢之下作朋友,讎磨一字不肯寬。
祗林一葉隕秋霜,回首滄洲淚兩行。幾上殘經塵已暗,篋中遺稿墨猶香。云迷圓澤三生石,月冷維摩十笏房。想像清容何處記,寒梅的的竹蒼蒼。
江南江北好風光,山繞樓臺水繞廊。我不歸來誰是主,花開可有舊時香。
老病歸來荷主恩,田園蕪矣未須論。一經有在堪傳子,百事無為且抱孫。當午鄰雞啼屋上,常時乳犬吠籬根。武陵謾說漁郎棹,須信桃源本是村。
水晶宮殿玉花零,點綴宮槐臥素屏。特敕下簾延墨客,不因風雪廢談經。強記師承道古先,無窮新意出塵編。一言有補天顏動,全勝三軍賀凱旋。
眉遠雙堤一展無,元爭北地勝西湖。日升日落千紅托,三島如煙雪似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