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漢家制度本搶攘,
刀筆虛依日月光。
絳灌不須讒賈誼,
當時俗吏是張蒼。
漢家制度本搶攘,
刀筆虛依日月光。
絳灌不須讒賈誼,
當時俗吏是張蒼。
漢朝的制度原本就混亂無序,那些舞文弄墨的官吏徒然憑借朝廷的權勢。周勃、灌嬰不用去讒害賈誼,當時像張蒼這樣的就是庸俗的官吏。
搶攘:紛亂的樣子。
刀筆:指刀筆吏,掌管文案的官吏。
絳灌:指絳侯周勃和潁陰侯灌嬰,二人是西漢開國功臣,曾讒害賈誼。
張蒼:西漢初期丞相,精通律歷,但被認為是俗吏。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之時。以漢朝初期政治為背景,當時漢朝初立,制度尚不完善,朝廷內部存在權力斗爭,賢才易受排擠。詩人借此來影射自己所處時代的政治狀況。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政治制度的混亂和庸俗官吏對賢才的壓抑。其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用歷史事件反映現實問題。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肅肅我祖,緜緜道宗。
至感潛達,靈心暗通。
云??御氣,芝蓋隨風。
四時禋祀,萬國來同。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搆強名。
於穆時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應干傳圣。
猗歟緝熙,千億流慶。
垂衣臨八極,肅穆四門通。
自是無為化,非關輔弼功。
修文招隱伏,尚武殄妖兇。
德炳韶光熾,恩霑雨露濃。
衣冠陪御宴,禮樂盛朝宗。
萬壽稱觴舉,千年信一同。
明祀方終,備樂斯闋。
黝??就瘞,豆籩告撤。
肸蚃尚余,光景云滅。
返歸虛極,神心則悅。
芳歲肇佳節,物華當仲春。
乾坤既昭泰,煙景含氤氳。
德淺荷玄貺,樂成思治人。
前庭列鐘鼓,廣殿延群臣。
八卦隨舞意,五音轉曲新。
顧非咸池奏,庶協南風熏。
式宴禮所重,浹歡情必均。
同和諒在茲,萬國希可親。
廊廡周遭翠幕遮,禁林深處絕喧嘩。
界開日影憐窗紙,穿破苔痕惡筍芽。
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結冰花。
謝公未是深沈量,猶把輸贏局上夸。
朝壇霧卷,曙嶺煙沈。
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
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於穆先后,麗圣稱崇。
母臨萬宇,道[被]六宮。
昌時協慶,理內成功。
殷薦明德,傳芳國風。
鐵山碎,大漠舒。二虜勁,連穹廬。背北海,專坤隅。歲來侵邊,或傅于都。
天子命元帥,奮其雄圖。破定襄,降魁渠。窮竟窟宅,斥余吾。
百蠻破膽,邊氓蘇。威武輝耀,明鬼區。利澤彌萬祀,功不可逾。
官臣拜手,惟帝之謨。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
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
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
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
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西狩觀周俗,南山歷漢宮。
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圣功。
益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鳴岐鳳,誰矜陳寶雄。
愿將無限澤,霑沐眾心同。
景云霏爛,告我帝符。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祀盛體薦,禮協粢盛。
方周假廟,用魯純牲。
捧徹祗敬,擊拊和鳴。
受厘歸胙,既戒而平。
四郊秦漢國,八水帝王都。
閶闔雄里闬,城闕壯規模。
貫渭稱天邑,含岐實奧區。
金門披玉館,因此識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