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黎惟敬請告南還 其二
持橐嚴趨在漢京,君王曾問秘書名。
論從白虎親臨決,經自青牛乞著成。
欲以新編藏大酉,豈緣滄海厭承明。
他年共把梅花去,四百峰頭策杖行。
持橐嚴趨在漢京,君王曾問秘書名。
論從白虎親臨決,經自青牛乞著成。
欲以新編藏大酉,豈緣滄海厭承明。
他年共把梅花去,四百峰頭策杖行。
你曾手持書囊莊重地在京城為官,君王也曾問起你秘書的聲名。你參與白虎觀論經,皇帝親自裁決,還像老子著《道德經》一樣著成經書。你想把新編的書籍藏于大酉山洞,并非是厭倦了在朝廷為官。將來我們一起手持梅花,在四百峰頭拄著拐杖漫步。
持橐:指攜帶書囊,引申為在朝廷為官。
漢京:這里代指京城。
秘書:掌管典籍的官職。
白虎:指白虎觀,漢章帝曾在此會集群儒講論五經同異。
青牛:傳說老子乘青牛過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大酉:大酉山,傳說中有藏書洞穴。
承明:承明廬,漢代朝臣值班休息之處,后泛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友人黎惟敬在京城為官,有一定學術成就,此時準備告老還鄉。詩人可能處于與友人分別之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黎惟敬請告南還。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展現了友人的學術地位和歸隱之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送別時的情感和文學創作風格。
識得一,萬事畢,上下四維無等匹。
張公醉倒街頭,元是李公吃酒,置之莫問。
拽占波國與新羅國鬭額,是何境界。
舉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君行嶺海獨賢勞,我念鄉關折大刀。
心事有如江水白,誼風端共庾山高。
理財只合從周禮,飲酒何妨讀楚騷。
客至無氈相諒得,請將詩句當共牢。
凄切抱葉蟬,間關棲樹禽。
入山本避喧,復愛聆此音。
微飔動夕爽,薄云散秋陰。
眾籟閴以靜,片月生東林。
昔聞鼻祖在揚州,詩句清于玉露秋。
奕世相承忻有后,在家還復勝封侯。
觀頤義熟靈龜見,祝壽杯深綠蟻浮。
丹鳳休銜丹詔下,黃冠已懶待黃收。
踏破登山屐,來尋傍水叢。
眼明千樹底,春入數花中。
格瘦詩難寫,香寒酒易空。
狂歌歸秉燭,驚怪走兒童。
寶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請得歸田。
圣朝已致無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諸葛終身出師表,留侯底事學神僊。
何人得似鴟夷子,萬頃煙波一釣舡。
拄策窮西望,閑云去復生。
亂鴉棲落日,孤鴈叫寒更。
坐久燈生暈,衣單夢不成。
遙知今夜月,還向故人明。
一昨瞻依尺五天,青衫槐簡是同年。
飛騰影里尋芳躅,警蹕聲中響靜鞭。
夷路已看騰驥??,競風須遜畫蛇先。
宗臣底事猶棲棘,有策籌邊不在邊。
遙辭下石橋,南岳阻招邀。
五載未相見,三除不入朝。
玉樓催作記,瓊闕伴吹簫。
嘆世無知己,文章竟寂寥。
泮宮留不得,廊廟嘆才難。
遠送嫌江礙,深思上閣看。
菊開秋意足,鴈到水天寒。
德釋關民社,何須問改官。
生長由來接社枌,臺山越水偶中分。
一朝傾蓋便知我,千里攜家得傍君。
風厚大鵬培怒翼,天寒征雁拆同群。
折梅相送齊山路,愁絕江東日暮云。
舛運頻年見,憂時百慮灰。
入冬??嘤?,昨夜又轟雷。
土爛麥難種,蟲傷菜失栽。
兒童不解事,喜報海棠開。
僧趁雪前到,梅花猶恨遲。
略譚殘歲夢,便和早春詩。
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硯隨。
吟單未須卷,重見是何時。
既雨晴亦佳,適與賞心會。初日照高林,幽泥化輕壒。
步屧隨春風,始覺天宇大。牽懷到空山,逍遙白云外。
青松夾路生,童童狀車蓋。清川帶華薄,陰壑生虛籟。
性達形跡忘,傲然脫冠帶。薄暮方來歸,月光搖淺瀨。
幽澗瀉泠泠,千峰疊障屏。
曉云開混沌,遠水接滄溟。
松影搖禪榻,苔衣上浄瓶。
塵中夢不到,爭欲買丹青。